分享

我们的小学学习小组

 点点流萤图书馆 2016-05-02
作者:乡巴佬 发布时间:2016-05-02 09:52:45 来源:生活经历 字体:   |    |  

  文革前,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各个班级的同学都有课外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都是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成的。也就是按照学生家庭居住的街道组成的。放学后就集中在一个同学家里写作业,没有家长监督,也没有其他的辅导员之类的人员,都是靠同学自觉地独立完成作业的。

  老师安排好了学习小组并不是去亲自到每一个小组里去检查学习的,同学都是很听话,也很自觉,很高兴地到同学家一起写作业的。

  在同学家里学习写作业,一般同学的家长并不在家里,都在单位上班工作。有的同学家里有爷爷奶奶在家,但也不干涉同学们的学习。

  学习小组就是小同学自己组织,管理自我的组织。当然每个同学的家长都会嘱咐孩子到别人家里要注意的事项,老师也会提出同样的要求。不存在什么家教或者课外班,补习班之类的现象。

  学习地点是经常轮换的,循环在每个组员的家里学习。这样的好处在于免得常在一家当成了自家,没有了约束,经常轮换环境就会有一种自我约束的控制力。而且便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增加同学之间的团结,所以那时班级同学都很团结,从来不闹意见,打架斗殴的现象小偷小摸的事只能是千分之一的事,概率极低。

  老师也从来不声嘶力竭,暴跳如雷地三令五申反反复复地强调写作业呀,努力学习呀,都是以鼓励表扬为主的,更没有老师打骂学生的现象发生。教育系统如果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也是以内部通报的形式广泛告知,并不在广播和报纸上宣传。

  评选三好学生,加入少先队员,儿童节的表彰奖励,都是公开通过全班同学投票选举的。

  对班主任不存在请客送礼请吃请喝的恶习,文艺体育活动等都是充分的地发扬民主的, 学生和家长都没有对老师有行贿的概念。

  小同学都很讲文明,懂礼貌,绝大多数也都是爱学习,爱劳动,勤俭节约,互相帮助的。那个年代学生降级的事是会受到全社会的鄙视的。

  那是候班主任老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家访,家访的教育意义实在是太大了,由于那时普遍实行的事,当时的孩子们根本意思不到老师家访的重要性。然而现在老师家访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了,时代变化太大了。

  写作业的时候,是三五个小同学集中在一个同学家里完成。同学之间有时也要相互批改着别人的作业,从来都不用家长帮助写作业。作业写完了,作业写完了或者做一些益智的游戏,或者到军烈属家帮助军烈属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同学家打扫卫生,扫院子,搽窗户玻璃,擦桌子,摆椅子。然后就到附近的公共场所,车站,各个企事业机关单位去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如果遇到了旅客上下车小同学就抢着帮旅客领包裹带孩子扶老携幼。学校也经常接到表扬各个班级同学做好人好事的表扬电话或者表扬信。

  小学生的各种传统游戏活动都是健康的益智的也是免费的不需要花钱的。男孩子玩得游戏中比如占城就是一种徒手游戏没有任何道具,也需要一定的智慧和集体智慧,培养孩子的自己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还有很多种的室内外的游戏活动都是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很少需要花钱买来的。九宫棋,瘪死牛,滚铁环,踢毽子,跳绳,跳大绳,歘瓶盖,打垒,打冰菓筷,歘李子核,弹玻璃球,煽顠积,捉迷藏。掼刀,摔泥泡,拉筋(植物叶子的茎)还有北方冬季的项目也很多。其中有些游戏学校老师认为是不卫生,不安全的禁止在学校里面玩的,但是在小朋友中间还是普遍流行的。女孩子玩的跳皮筋,跳房,翻绳,欻嘎拉哈,也是一种集体娱乐和体育活动有益于少儿的身心健康。这些游戏活动所需要的器材和用具都是来自大自然的也不需要花多少钱回买,有些根本就不需要一分钱只有自己动手就能做出来的。所以游戏活动过程也是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过程。

  热爱学习,爱劳动是小同学们最大的特点。每天都很高兴地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革命的歌曲。鲜艳红领巾飘扬在胸前,爱祖国,爱人民是发至内心的,没有人羡慕和好向往国外资本主义的生活,也没有人对于西方世那么感兴趣。那时候的孩子们生在新中国,成长下红旗下,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只知道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根大葱十块钱,而我们一分钱就能买到一捆大葱。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身上,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苦人,长大要解放全人类。

  这一代人不仅长大了,而且也都变老了,新一代的玩具都是要花钱的,谁还能去学雷锋扶老携幼,帮人拎包,简直不可想象了,昨天的学习小组被议价的课后班、托管班辅导班所取代了,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一些高唱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人,有的接了资本主义的班,成了新生的资本家。

  学习小组的业余劳动,学习雷锋活动,各种游戏活动只是其中的几项项活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此外还有许多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活动,就是看连环画,读小人数,还有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通过接触大自然认识是自然届的各种生物各种动植物和昆虫。

  小人书是同学们课外必读之书,哪个同学如果买了新的小人书三五个小朋友都围在一旁跟着看,然后在传阅给其他同学,不管跟着大家看了几遍,只有轮到了自己亲自翻看一遍才算是真看了,每个同学有了新的小人书都是相互传阅的。但是在课堂上是极少有人违反纪律不听课,偷看小人书的。小人书是那时的一种最流行的畅销书,像王二小,刘胡兰,刘文学,董群瑞,黄继光,杨根思,上甘岭,林海雪原等等都是小朋友们最喜爱看的。这些小书的内容易看易懂,都是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健康的向上的,没有一丝一毫肮脏的内容。

  春夏之时,作业写完了就到学校校园里的小树林中,榆树墙和丁香树下去捉蝈蝈,蟋蟀等昆虫类生物做成标本,到附近的田野里去挖蚯蚓,到小河沟里钓鱼或者去捞鱼。

  在小朋友们家的房前屋后,在校园附近的田野,树林,和教学楼傍边的榆树墙和丁香树里面有各种昆虫类的生物,有各种蜂虫,黄蜂、土蜂、马蜂,蜜蜂、这些蜂子还挺蛰手的,一旦被蜂子蛰了手就会又红又肿还要疼痛好几天,大概那时候的小朋友没有不被蛰过手的,有了教训就不会再被蜂子蛰了。

  小朋友们最喜欢捉那些蝴蝶,蜻蜓,蟋蟀,花大姐,萤火虫,螳螂(俗称老大娘)之类的昆虫,夏秋之际蜻蜓是最多的时节,有时简直是漫谈的飞舞,在落日的余晖下,蜻蜓都降落在了电线上,玉米枝叶上,向日葵上,水稻的秧子上,田园的豆角架、黄瓜架上,蜘蛛在葡萄架上结上了网,随时都有落网的苍蝇,蚊子等昆虫。

  小朋友们都会用一根金属丝围成的一个圆环绑在一根木杆上去粘那些蜘蛛网,再用蜘蛛网去粘蜻蜓。把粘来的蜻蜓用车前子的叶子茎穿成一串一串的,给饲养的小鸡当饲料吃。

  当然,在农田地里菜地和葡萄架下还有各种害虫苍蝇、粪郎、蚂蚱、瞎虻、蝼蛄、草地螟、夜盗虫、蚜虫、地老虎、金龟子、蛴螬、松毛虫、菜青虫、土甲虫、线虫、蚰蜓、潮虫、夹子虫、虱子、跳蚤、蟑螂、臭虫等。最令人讨厌是绿豆蝇子又大又脏,比一般苍蝇大多了,而且还能传染疾病。

  校园里有榆树、橖棋树,柳树和杨树,杨树上的毛毛虫(杨揦子)最多,有时天气干旱一些,毛毛虫就会落到树根地下,雨过天晴是地上有很多的蚂蚁在树干上爬上爬下或者在地上搬家,蚂蚁搬家是排成了很长很长的队伍,一眼都看不到尽头,像军队在行军打仗一样地忙碌着。淘气的孩子就往蚂蚁窝里灌水,经常上演着汤浇蚁穴,火燎蜂房的恶作剧。

  只有在公有制的社会里孩子们才会有这样的学习组织形式。学习小组的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有组织的,是一种集体性质的,而且免费的。学习小组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也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小同学们在集体中活动中,在亲近的自然环境中愉快健康地成长。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都老了,变成了老大爷、老大娘了,然而学习小组里的各种有益的活动还没有淡忘,写作业,帮助军烈属做好事,看小人书,做游戏,亲近大自然等等犹如在昨天。

  我们已经有好多年见不到那么些种类的昆虫,只能在小学生的书本里和图片上看到了。小人书也都演变成了几乎不穿衣服的卡通画,有些内容比绿豆蝇还恶心,简直就像粪坑里的大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