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type 图形符号作为传达信息的媒介 随着商业与艺术的发展 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 同时防止产品被仿制 就需要一个“属性符号” LOOGOO 没错我就是要山寨它 一款成功的标志设计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哪怕看到相似的颜色 你都会想起某商家/商品 因此对于企业的建立 LOG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古到今皆不例外 设计师的痛苦起源之一(误 话说回来—— 如今我们都称之为 LOGO 或者 商标/标志 那么在中国古时候 这个概念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如果你经常看古装剧 那么估计你应该经常能 看到这样的街景—— 老北京影像:“永星斋”饽饽铺 ◆ 北京的老糕点铺门面考究,一般三间门脸,房前上檐有浮雕挂檐板,四边为“万(字符)字不到头”回纹,中雕“百古”图案,油漆彩绘,金匾大字。其幌子形式与大饭庄相同,红牌金字,扁铁钩环顶端向上卷花,每块木牌的字则是“龙凤喜饼”、“芙蓉糕马”、“大小八件”、“桂花蜜供”、“重阳花糕”、“满汉糕点”等。 中国古时这样的概念 人们称之为 幌 [huǎng]
在宋代之后 其使用范围更加广了 药铺、衣铺、当铺 米铺、客栈、烟铺 ··· ··· 都用招幌作为宣传标识 不信你就去看看张泽端的 ▲ 点击可看图
到了明清时期 随着市井商业的日益繁荣 招幌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清嘉庆、道光时期北京前门大街的繁华景象 这段时期的招幌主要 可归纳为四大类: 形象招幌、文字招幌 实物招幌、象征招幌 / 形象招幌 / 创业于清咸丰时期的内联升鞋铺幌子 该店幌子用木板制成,上面写字号 下面画一靴连着一鞋 / 文字招幌 / 清代的裁缝铺 上写“成衣”二字 / 实物招幌 / 绒线铺幌子常以不同颜色的绒线圈 交错组成的灯笼状标记作为幌子 是具有浓厚装饰意味的实物幌 / 象征招幌 / 过去市民对浴池俗称“澡堂子” 该业有其重要象征幌子: 在门外竖立一根杉篙,约两丈余,上安吊环,傍晚后用绳吊上一盏白灯,灯中心写一红字“堂”,外罩铁纱罩,营业至半夜休息时再把灯放下 清末一位北京民俗画家周培春 曾对当时市井街头的幌子 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与绘制 我们来看看当时商人与设计师 是如何演绎LOGO这一概念的吧! ▼ 影像铺幌子 翠花作坊幌子 裱画铺幌子 估衣铺幌子 药酒幌子 草料铺幌子 席铺幌子 烟铺幌子 帽铺幌子 当铺幌子 眼药铺幌子 灯笼铺幌子 粳米铺幌子 奶茶铺幌子 槟榔幌子 手巾幌子 琉璃作坊幌子 笋铺幌子 音乐铺幌子 首饰/膏药/鞍/官车/烧酒铺幌子 颜料铺幌子 招幌的制作常运用木作雕刻、刺绣、黑白铁、锻铜、纺织等工艺。中国传统的字、画、实物模型等表现方式,常被用于招幌的图案设计与构思之中,使其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格。 招幌的装饰和布局讲究左右对称,因此,招幌多在店铺两侧左右各置一个以达到对称平衡的视觉效果。在色彩运用上,招幌偏重于红、黄、蓝、黑、白等色调,一般多用象征喜庆吉祥的红色或黄色,有时再辅以金色加强视觉效果。 清代北京王麻子刀剪铺 从古代的招幌到如今的LOGO乃至企业VI,商标这一概念变得越来越扁平。这种具象化的标志对如今的LOGO设计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开下脑洞,如果现在再次借鉴这样的设计,或许标志会以更加新鲜的形式呈现给人们吧! 接下来是各位动脑的时候了 小编为大家留了2幅幌子图 各位读者可以猜猜这两幅 对应的是什么铺子 猜对任意一幅即可 我们会在猜对的读者中抽取1位 获得美术报的小礼品一份哦! 这是什么铺子? 这又是什么铺子? 活动截止到 5月3日下午2点 在下方留言或发送信息至后台皆可 小编恭候你的答案哦! — ? — 编辑 | 沛然 图片整理自 《京城店铺幌子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