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子与启迪8(51

 晓峰书阁 2016-05-02

段子与启迪8(51-55)

段子与启迪8(51-55)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爆炸的时代,每天一打开电脑和手机,就会有大量的“段子”通过博客、微信、QQ等来到我们的面前,有时真会使人目不暇接,大多也就看看罢了。但是有些段子却会使人印象深刻,仔细体会,也会得到不少的启迪,使我受益匪浅。于是我想把它逐步整理出来,与博友们共享。

 

段子与启迪8(51-55)

51  别主观看问题

 

有个人看电影,看一会儿,睡一会儿。

散场后别人问他:“这部电影怎么样?”

他说:“电影倒是不错,就是情节不连贯。”

段子与启迪8(51-55)

 

这则段子给我的启迪是:电影明明是连贯的,是自己睡了一会,还说电影的情节不连贯。这说明当主观世界出了问题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会出问题,但人们在下结论时,往往首先寻找客观原因。对电影的观感是如此,对待其他事情下结论时,是否也应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主观认识是否正确呢?

段子与启迪8(51-55)

 

52  有因必有果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段子与启迪8(51-55)

 

这则段子给我的启迪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只是我们平时看果的时候,常常想不到与之相配的因。这说明:明明是自己半夜三更还在吹小喇叭,骚扰了邻居,不对在先,还讲别人可恶,并把邻居当作疯子。岂不知谁可恶?谁是疯子?

 

段子与启迪8(51-55)

53  惯性思维不靠谱

 

某医科大上解剖课时,解剖台上放着5个心脏,其中一个比别的至少大3倍。

同学们窃语:“这个人一定是得胸腹水死的。”“这个人一定是得心肌炎死的,心脏变得这么厚,一定是发炎了。”“不对,肯定得的是心肌梗死。没看见左右心室都肥厚吗?”

这时,老师开口了:“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今天特意准备了一个大牛心……”

 

段子与启迪8(51-55)

这则段子给我的启迪是:当我们用惯性思维去看问题时,结论常常是不正确的。惯性思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思维的盲点也无处不在。由此可见,在观察思考问题时,一定不可为习惯思维所左右;而必须尊重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再也不要犯“把牛心当人心”这样的低级错误了。

段子与启迪8(51-55)

 

54  乌鸦为什么不受欢迎

 

乌鸦往东飞,遇到鸽子。

都停在一颗树上休息,鸽子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您要去哪里?

乌鸦忿忿答: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弃我的叫声不好。

鸽子好心地说:别费力了,如果你改变不了你的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段子与启迪8(51-55)

这则段子给我的启迪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如乌鸦不改变自己,都不会受到欢迎一样,我们在遇到不适应的情况时,首先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事实上,如果目标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与方法也是可行的,社会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那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取得成功。

 

段子与启迪8(51-55)

55  驴子怎么从枯井中走出来的?

 

一头驴子不慎掉进了枯井,众人设法救它,都没有成功,就决定埋了它。

驴子悲声鸣叫,可当泥土落下的时候,它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了。

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它们踩在脚下,让自己登高一点。

就这样,它随着泥土的抖落不断登高,最后竟在众人的惊奇声中走出了枯井。

 

段子与启迪8(51-55)

这则段子给我的启迪是: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段子中的驴子如果一唯的依赖人们的救援,必然葬身井底。就是因为牠能在关键时刻改变了主意,既依靠掉落的泥土(环境),又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抖落背上的泥土,最后终于从枯井中走了出来。我们在遇到类似的境遇时,也不是可以从中学到一点摆脱困境的智慧吗?

 

(段子来自互联网,向原作者致敬)

 

段子与启迪8(51-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