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鉴赏】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扩春 2016-05-0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初夏的五月 张中立 - 二见中情(排笛演奏曲)


在不经意间,春天已悄悄的走到了尾声,夏天已迫不及待的临近了。又一个春末夏初的交点,花谢果露、绿荫渐浓、布谷啼鸣。在这春将尽未尽,夏将临未临的日子,请跟随中国好诗词一起来领略初夏那动人美妙的时光,听花飞花落,赏绿荫草浓。


初夏曲

-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注: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注: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怨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初夏即事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注:这首诗描绘初夏景物。取景一句一幅。首句静景,次句动景,三句放眼高远,景物稍虚,却写出光明、温暖和特殊的香气——麦气。结句写另一景,绿阴幽草。此诗取景别致,感受独特,成独到意境。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是在洛阳时写的。

整首诗描述了变化的画面,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不愿诗人本人'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诗人托物言志,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会永远像葵一样忠心于国家。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注: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

然而此诗格调清新。前两句写夏景很传神,也很清澈。后两句,桑麻行不尽,意指繁华。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也就是太平盛世的人。可能是有初夏欣欣之景而生此感。陆游身处南宋,此诗何以如此,就不明白了。不过只由夏日新景,能有如此感想,也可以说是大自然让人忘记了国家之忧。


初夏游张园

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注:这是一首写初夏载酒游园的诗。这种事情,是封建时代文人常有的,他们在风日晴和时节,载酒遨游,酣醉而归,这固然是赏心乐事,但没有什么社会意义。诗的首句写园中小鸭戏水,第二句写天气时雨时晴。后两句说载酒到东园,后来又到西园醉了一场,把那一树金黄色的枇杷也摘下来下酒了。语言通俗明畅,形象生动。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注: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注: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蝶恋花(初夏)

宋-赵长卿


乱叠青钱荷叶小。浓绿阴阴,学语雏莺巧。

小树飞花芳径草。堆红衬碧於中好。 


梅子弄黄枝上早。春已归时,戏蝶游蜂少。

细把新词才和了。鸡声已唤纱窗晓。


注: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乌夜啼(初夏)

宋-刘辰翁


犹疑薰透帘栊。是东风。

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 


新雨过,绿连空。蝶飞慵。

闲过绿阴深院、小花浓。


注: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浣溪沙·初夏

明-叶小鸾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

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

误他双燕未归梁。


注:叶小鸾(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初夏傍晚,酴醾飘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了双燕归梁。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明-陈继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

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注: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初夏之夜,月色溶溶,桐花飘香。词人驾一叶扁舟,驶过曲折的柳湾和挂着鱼网的茅屋,听棹歌声远,蟪蛄幽鸣,愈显出夜色静谧柔美。下片以设问句点出有一池荷叶的桥边,从竹林中透出灯火和读书声的地方,正是词人结庐之处。画意浓郁,诗情荡漾,将读者引入优美淡雅、动静谐处的意境。全词清新柔和,流丽自然。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