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作品,也一定是围绕一个核心点展开的设计,设计师一定会竭尽所能的让人关注到作品的鲜明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准确的还原设计师的出发点。如果竞品分析上忽略了这一点,那恐怕是很难实现有价值的分析。 至于怎么抓关键点,我的办法是把作品浓缩为若干关键词,这样很多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重合度最高的关键词是共性,无重合度的关键词是特性,共性和特性都有了,这就是能展开分析的重要依据。
其次是动手要强,通过有价值的项目、机会去磨练自己,发现思维、逻辑、审美、创新、沟通、执行等方面的短板并进行弥补; 再次是总结分享要频繁,积极沉淀项目案例,积累相关设计理论,并找机会与他人讨论分享,在灵感碰撞中快速成长; 最后要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包括你的工作流程、思维方法、设计理念等,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也就是最终成了牛人~ :)
KONG:我会先心疼一下那个设计师,过稿不容易呢,被那么多人折磨最后做出连自己都不满意像屎一样的设计,心塞啊....比如我觉得买的图书封皮设计的很丑,就会把外面那层书皮撕下来,只留里面纯色的就好了。 哎呀,其实这个问题不适合我,我都没觉得我身边什么东西丑……看来我对世界太充满爱了╮(╯▽╰)╭
2)功能设计阶段:PM、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研发、前端聚在一起讨论产品的具体需求与实现方法。完成讨论后,交互和视觉可以明确产品的逻辑,设计的范围和风格的把控。然后交互设计师配合PM的功能设计文档输出交互设计方案,包含产品的信息架构、页面布局、操作流程和交互方式等。视觉设计师可以提前构思视觉设计方案。 3)视觉设计阶段:视觉设计师跟PM和交互设计师当面沟通,明晰产品原型和交互细节,然后根据产品定位、用户群来确定视觉风格和色调以及产品的表现形式等细节。当主视觉页面确定后就可以接着做后面的二、三级页面的设计了;设计稿完成后别忘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输出视觉交互设计规范,连同设计稿一起提交给前端制作工程师,这样他们才能按照你的设计规范尽可能100%还原页面了。 4)技术还原阶段:产品上线前,交互和视觉设计师需要随时跟进产品还原效果,对各种细节问题,哪怕是一个像素的差别都要及时提出来,保证产品效果。看到自己的设计被完美还原,作为设计师的你除了辛苦,更多的就是满满的成就感啦~ 这就是本期的内容啦,童鞋们觉得有收获么?有啥设计上的困惑和问题,抛过来,UED设计师与你一起分担! \( ̄▽ ̄)/ 最后,Everybody,请为本期辛勤回答问题的设计师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