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成都去拉萨旅游不得不做的那些事儿~慢,是一种态度

 xuewen文香阁 2016-05-02


导读:

  西藏,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个一生中至少应该去一次的地方。当你放马高原,面对那雄奇壮美、安详静怡的广袤山川,你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圣、伟大,在它的面前,人是多么的世俗、渺小;当你走进神山圣水,面对那古朴自然、寂静荒凉得近乎于圣洁的原始生态,你会发现人类社会为现代化的进程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惨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面目全非;当你人在旅途,遇到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面对他们那执着而自信的步履,你能否领悟到他们心灵深处的那片世界?你是否隐隐约约地想到过,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中,或者忽略和丢失了一些什么最珍贵的东西?


  来到西藏拉萨,我们还是一定要去做这些事情,否则你来了拉萨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今天跟着【川藏线自驾联盟俱乐部(微信号:syxbdiy)】了解哪些事吧!

  一、去光明港琼甜茶馆喝甜茶


  就像到了成都必泡茶馆,到了北京必逛胡同一样,藏医院路的光明甜茶馆汇集着各种身份的人,是西藏最市井的地方,很多八卦消息、小道新闻都通过这里传播、发布。如果你能听懂藏语,在这里泡上一天,绝对收获颇丰。


  所谓甜茶,其实就是奶粉+茶+白糖的混合物。甜茶5毛一杯,面前的桌上可以放些零钱,一杯喝完,服务员会自动续杯,并从桌上拿走5毛钱。甜茶味道虽然不错,但喝多了极其上火。甜茶馆一般也有藏面,饿了可以来一碗。

  二、边晒太阳边发呆才是正经事


  拉萨作为日光城,全年日照三千小时以上。毫无疑问,这里是全中国最适宜晒太阳的地方。在拉萨,晒太阳的地方很多,可以是飘着淡淡酥油气息的大昭寺广场、可以是能远眺布达拉宫的客栈屋顶、可以是某家酒吧的阳光房、也可以是龙王潭水岸的木质码头……总之,一定有那么个地方,能让你彻底放松心情,边晒太阳边发呆。切记,在拉萨晒太阳就是晒太阳,最好什么都不要想,但是抹防晒霜这事可不能忘。


  拉萨晒太阳发呆推荐地:大昭寺广场、布达拉宫广场、你所在旅馆的天台、随便一个开阔的山腰(注意,排名不分先后,提倡自由发挥)

  三、去本地人常去的小寺庙朝圣


  拉萨是个举手抬眼皆能与佛陀相遇的地方,所以除了大昭寺、小昭寺、甘丹寺等等收费的大寺庙外,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也值得游览。这些小寺庙不仅门票免费,而且几乎没有身着冲锋衣的游客,身边都是地道的藏民。老妈妈摇着转经筒,嘴里喃喃念着经文,你在她身边坐下,她会慈爱的看着你,或者拉拉你的手,怎能让人不感动。很多小寺庙历史悠久,里面的佛像、壁画、建筑都颇有看头。如果能遇到个懂汉语的当地人给讲讲,那也真是赚到了。


  拉萨知名“小”寺庙推荐:木如宁巴寺,与大昭寺一墙之隔


  推荐理由:木如宁巴寺和大昭寺一墙之隔的木如宁巴,虽然并不出名却安静吉祥,默默等着人们去发现。

 

  四、泡泡拉萨的各种“吧”


  在拉萨开酒吧,没点故事、没点特色、没点文化底蕴,基本是很难混下去的。巴掌大的地方,大大小小的酒吧、餐吧、书吧加起来,少说也有三四十家。所以,找一个家和自己气场贴合、气质相近、舒服又喜欢的酒吧,也是个正经事。或许要一家家的体验,或许只需一眼便能结缘。相信我,即使最不爱泡吧的人,到了拉萨也没法绕过它们,迎来送往、包车租车、旅伴接头,不去酒吧、餐吧,又能去哪呢?


  五、随着人流在八廓街转经


  拉萨有三条转经道,第一条是大昭寺内围绕主殿的廊道,藏语称之为“廊廓”,在“廊廓”转经时,可以用手拨动无数转经筒,这条转经道在大昭寺里面,出入并非那么自由。第二条转经道就是“八廓”,一圈全长约两公里左右,这条转经道清晨、傍晚人潮涌动最为热闹。第三条转经道叫“林廓”,是人们宗教节日转经的主要线路,因为这条转经道基本要绕拉萨城区一圈,还是有点耗费体力。如此看来,第二条“八廓”就是最方便也最有乐趣的,“转圈”同时不仅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藏族人,累了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坐下来,或者一头扎入旁边的小胡同歇歇脚,喝杯酸奶。

  六、色拉寺看辩经 激烈热闹


  色拉寺的辩经早已名声在外,连色拉寺的门票上都印着辩经的场面。即使你在其他寺庙听过辩经,但色拉寺的辩经场面和气势还是不能错过。争论声、拍手声混杂着噼啪作响的念珠声,色拉寺的辩经嘈杂中透着真实的存在。


  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夺底沟色拉乌孜山脚下,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主寺之一。色拉寺于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绎钦却杰。释迦益西在柳乌宗贵族朗卡桑布的资助下修建。18世纪初,色拉寺进行了进一步扩建,成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色拉”藏语意为野玫瑰。相传山下在修建寺庙时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而得名。色拉寺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3个僧院及29个康村,占地约11万平方米。


  色拉寺辩经之所以如此出名,并非毫无缘由,解放前色拉寺僧侣一度多达9000余人,以培养高水平的僧侣为主,还曾有不少武僧为达官贵人当护卫前来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