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赝品流传甚广,真迹却沉睡民间300年!

 风影墨客 2016-05-03

说起傅山,我们不能绕开他的行书名作《丹枫阁记》, 《丹枫阁记》是傅山好友戴廷栻以作梦和梦语等晦涩的语言,委婉地表述怀念朱明王朝、思念同志之情。写好后请好友傅山书写并加题跋。听梦说梦,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堪比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东坡《寒食诗帖》相媲美的艺术精品。

 

据记载,傅山书《丹枫阁记》写就后一直藏于戴枫仲家,清代中后叶转至祁县富商渠家,保留至今,可以说,300年来,未离昭余(诞生之地)一步。道咸之间,寿阳刘雪崖编辑《霜红龛集》并同时刊刻了傅山书《丹枫阁记》。

刘雪崖在刻《丹枫阁记》一石时,将傅山在原稿中的别字错字做了更正,其他则忠于原文。


现辽博的《丹枫阁记》为临习刘雪崖刻本的,而且书写风格与傅山书风相去甚远。或许是《丹枫阁记》真迹的主人一直视此作为家传珍宝,深藏不露。致使后来人深信辽宁省博物馆所藏临本为真迹。


文物出版社向来是以严谨著称的,不知为何当年(1985年)出版《傅山丹枫阁记》单行本时竟然采用了辽博本(临本)出版发行,且传播甚广!时至今日,恐怕唯有当事人,才得知当年是出于何种考虑,但愿不是经济利益驱使,做的轻率之举。




一家出版社出现疏忽也罢了,让人费解的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古籍出版社也犯下了一次低级错误。已八九次再版、我国顶级书画鉴定家杨仁恺等一批专家编写的《中国书画》仍把辽宁博物馆所藏《丹枫阁记》当作真品收录,不知是专家一时大意,还是专家对傅山书法缺乏了解。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1994年,山西古籍出版社(今三晋出版社)据《丹枫阁记》真迹出版了单行本。但山西省自己于2007年所出版的《傅山书法全集》(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仍然收录临本(辽博本)。而此时真迹就在家门口,300多年来从未离开过山西。


其实,早在民国23年(1934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傅青主征君墨迹》,便将真迹《丹枫阁记》收入其中。按常理,已出版的书籍应是有据可查的,不至于后来的以讹传讹,以伪当真。


同一件大作,赝品风行,而真迹冷遇,直至几乎忘却,这放在书法史上也算得上一段奇闻。用现在的话说,造成这样的局面,多半是主人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让赝品有了生存之机;或者也可以说是主人保密工作做得好,让这件精品免遭劫难,幸存至今。《丹枫阁记》的奇葩经历,不幸,亦大幸也!


如今,大量的证据已证明山西祁县渠家后人所藏《丹枫阁记》为真迹,而辽博所藏《丹枫阁记》为临本。但两件真伪两件作品能同时存世,也说明当年临写者水平之高,足以乱真!这一真一伪书写着《丹枫阁记》的传奇!


以下为《丹枫阁记》真本(8图)及临仿本(18图),请对照参考。


 《丹枫阁记》真本(共8图)



《丹枫阁记》临本(共18图)


附《丹枫阁记》释文:


庚子九月,梦与古冠裳者数人,步屦昭余郭外。忽忽变易,回顾无复平壤,所至崖障合沓,枫林殷积,飞泉乱落其间,如委紫练,侧睇青壁,千仞如削,目致为穷也。其上长松密举,而松末拥一阁,摇摇如一巢焉,颜曰丹枫,非篆非隶,嵌空一窗,亿当阁径,而蛛丝荒织,扃若终古矣。俄尔风水合住,块然偃卧。遂经始阁材,构如其梦。庄生之言曰: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戴生缀之曰:觉苟非觉,梦其奚灵?有大梦而后知其大觉也。闻戴生之言者曰:是犹愁寐语也。是其言也,梦车马而喜,梦酒肉而喜,梦粪秽而喜者,若觉而失之,窈窈焉幸其梦之兆,窃而不敢以为魄祟之颠倒者也。之入也,不可以入鼎彝、藏茶、藏酒,以待人之能入吾梦者。如其人之足梦,即不入吾之梦,吾当入其梦,又安知彼之不梦我之入其梦也。苟精诚之不通,超无有而独存,戴生之梦不复堪此寥廓矣。

  

昭余戴廷 记,松侨老人真山书。

  

枫仲因梦而有阁,因阁而有记,阁肖其梦,记肖其阁,谁实契之,总之皆梦。记成后属老夫书之。老人顾能说梦者也。尝论世间极奇之人、之事、之物、之境、之变化,无过于梦,而文人之笔,即极幽妙幻霍,不能形容万一。然文章妙境亦若梦而不可思议矣,枫仲实甚好文,老夫不能为文,而能为梦。时时与枫仲论文,辄行入梦中,两人,随复醒而忘之。我尚记忆一二,枫仲径坐忘不留。此由我是说梦者也,枫仲听梦者也。说梦听梦,大有径庭哉。幸而枫仲忘之,若稍留于心,是老夫引枫仲向黑洞洞地,终无觉时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