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海真大师7个字竟只错俩

 闲庭斋阁 2016-05-03

导读:自舒同启功两位先生离开中国书协领导岗位后,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打着改革 创新的旗号横空出世,在书展上出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叫流行书风,后来叫现代派,以后叫丑书。从专业报上刊登的和国展书展所见的,这些丑书有以下特点:有的 是抛开汉字的结构胡编乱写;有的是根本没传统书法味道和书法法度的随意“创新”;有的是凭个人想象的符号胡抹乱造;有的竟然让人看不出他写的是哪国的文字 的所谓书法改革。2007年,我们几位老书法家观看了一位中国书协某会员写的中堂,端详猜测了很长时间,竟然看不出他写的是什么内容,后来连猜带顺地才悟 出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一首,细察之,70%的字是错字,是自己造的所谓草书字。

正如启功先生所说:他们是胡抹乱涂让人不识。

首先,请大家欣赏两个字

诸君,识得出这是两个什么字吗?

老A说:“鬼才认得出!”

老B说:“鬼也认不出!”

老C说:“认得出个鬼!”

呵呵,这可是大名家、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的字。这不是随便写的,是专为中国书协《中国书法》(2006年5月10日第5期)题写的字,《当代书家作品展》七个字竟有两个让人无法认识,“代”字撇画竟然是横点,“品”字更是绝对无法辨其形

张海原本能写好字,但近年越写越差,也许是名气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了。隶书、行书,起笔处都要玩出个圈来。

其实,这圈本是初学阶段启蒙老师讲解起笔藏锋的示意图,丁文隽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书法精论》。

图·例

另外,书法“十六病”形象地批评书写的弊病,如牛头、鼠尾、鹤膝、钉头、蜂腰......而这些病笔在张海作品中随处可见,传统所忌,竟被我们的大名家拿来当作风格的符号。

败笔当旗帜,让内行人愕然。然而,字写糟了,职位反倒升了,升到书坛最高地位。

同样的毛病,其他名家也犯着,如张改琴的作品:

如果仅只是张海一人不好好写字也则罢了,问题是他领导的那一班人,也都不好好写字。我们且到上述《当代书家作品展》发表的作品中去看一看。

这是刘艺写的两个“我”字,第一个“我”字,挑笔写成了捺;第二个“我”字,借用了草书,却是字形歪斜不能站立,小学生水平,而这件作品一共只有七个字。

好好的一个笔画,非要折一个弯,形如折腿,不知师从何方神圣。这是从尉天池作品八个字中任选的三个字。我如写成这样,手心板都要被了老师打肿了。

这是前书协主席沈鹏写的“识”字,不但字形歪斜恶劣,而且丢了最后那一点。小学生写成这样,决不敢给老师和家长看,而我们的前主席竟敢拿来展示和发表,真以为天下无人吗?

这是佟韦作品中的几个字,“时”字中的“寸”于弯弧中配一点,是“勺”非“寸”也;由两条并行弧线组成的“代”字,也专门让读者犯疑。而“荣”字则完全是错字:上部左半还勉强能说是个“火”,右半则去“火”远矣!

诸位认识这个两个字吗?确实如B君所说:鬼也难识。这是张业发作品中“死”和“之”,王羲之以能写不同写法的“之”字有名,却绝对想不到把感叹号倒过来当“之”。何况此君还抄错了词,把“苟利国家生死以”写成了“以生死”,太可笑了,足以让林则徐气煞。

这是包俊宜作品中的“忠”、“交”二字,也是誓死不让人识别的。

够了,够了,不必尽数了,还是给名家们留点面子吧!但是,这些连字都写不好的人当书坛的领袖,中国的书法真就岌岌可危了。

这些年,书法优秀传统日益受到贬斥,而丑书、恶字满天飞,乃至老百姓挖苦说:“字写不正不要紧,胆大就能当书法家。”

刘炳森在世时,曾想改变这种丑字当道的风气,挽狂澜于既倒,恢复正确的审美标准,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如今张海已退,书协何去何从?人们待之以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