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当事人在细节中感受公平公正

 专家视点 2016-05-03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马志勇

“虽然输了官司,但是我输得服气,你和你的同事让我感受到了公平公正,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这段话摘自我收到的一封感谢信。

收到这封信时我是意外的,不仅因为这是我从事行政审判工作近五年收到的第一封感谢信,更是因为没想到写这封信的当事人会感谢我们。

在行政审判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行政案件的原告方明知道最后会败诉,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起诉,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争口气”。

这类当事人通常非常注重诉讼程序的公平性,最忌讳法官作出偏袒行政机关的言行,他们对法官的所有言行举止保持着高度警惕,也因此会对法官的工作存在很强的抵触心理。

对法官质疑、倔强、不信任,是这些当事人普遍性的情绪标签。而写这封信的当事人李某就是这种“争口气”型的当事人,性格非常倔强。

第一次与他当面交流,他就搬出一大堆关于行政诉讼的书籍,不仅全面,而且都是最新版本,翻出各类规范性条款支持自己的诉求,而且用非常坚决的语气批判政府机关的行为,对于我和同事耐心的讲解却毫不在意。

而且,自他的案子分到我手上之后,几乎每天他都要询问开庭的时间。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则是直接来法院询问,每次询问我都要耐心地向他做一番解释才接受。

案件开庭时,他的情绪也十分激动,我只是依法充分保障了他的各项诉讼权利。不过庭审之后,他对我和同事的态度就有了明显的好转,还在电话中以及此后的面谈时,对自己以前的激动言行表示歉意。

宣判之前,李某又来到法院。我原以为他是要催问判决的事情,面谈时才知道他只是专程来咨询一个案外法律问题。

当时他一改从前高声大气、桀骜不驯的风格,非常有礼貌地说:“马法官,这段法律规定我怎么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你能给我解释解释吗?”

我给他解答后,他表情轻松地谢过我。临走时还说:“马法官,你们再有什么事直接通知我来法院就行了,不用再跑我家了。”

案件宣判之后,李某很平静地接受了败诉的结果。这既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其实,这类“争口气”原告当事人最在乎行政诉讼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公平公正。对这类当事人必须从程序的细节出发,让当事人感受到法院审判的公平公正。这种被公平对待的感觉便是打开这些当事人心扉、促使其服判息诉的钥匙。钟丽君 刘 勋/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