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思维的诞生】(4)新天文学和宇宙观

 格伦的书房 2016-05-03

【现代思维的诞生】(4)新天文学和宇宙观

 

“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对决,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科学。

________________

(注:本文是我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lan Kors的讲座【现代思维的诞生】的译述。——风铃)

 

经院哲学把宇宙分成两部分,以月亮为界:月亮和地球是不完美的、多变的,而太阳和星星却是完美的、恒久不变的;天文学研究的是上帝所在的空间,是一种崇高的学问。既然天文学这么重要,它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整个经院哲学形成根本性的挑战和威胁。

 

在20世纪,一个天文发现就是科学上的发现,除非它预告“世界末日”什么的,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大家该干嘛还干嘛。但在17世纪,天文学的新发展却从哲学的深度对经院哲学的统治地位形成了挑战。

 

咱们先来看看十七世纪以前的天文学是什么样的。

 

经院哲学所支持的天文学观点是由古希腊的学者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在公元二世纪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倒不是说地球最重要,而是说它离上帝很远。他认为日月星辰都以地球为圆心旋转,而且那些旋转的轨道都是完美无缺的圆。这就是所谓“地心说”。

【现代思维的诞生】(4)新天文学和宇宙观

1537年版的托勒密“地心说”

 

但是经院哲学的“辩论法”中有一条是“经验”(见第二讲),要求实验的数据和理论相吻合。“地心说”和“圆形轨道”就在这里出了问题:学者们用望远镜长期观察的日月星辰的位置,和“地心说”理论预测的不一致;既不像是以地球为圆心,也不像是圆形轨道。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转,而且它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但这个问题要等着牛顿去解决。牛顿以前的人们也试图修改托勒密的理论,想方设法让观测数据合乎“地心说”。比如把有些轨道的圆心从地球换成其它的星球。这种“修正”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反而把那理论搞得很复杂。

 

经院哲学对世界的解释基本上是定“质”不定“量”的,尽管它在数学、几何学方面也有进展。比如说,石头会向下落,一直滚落到最低的地方,为什么呢?经院哲学解释说:石头下落符合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存在的目的;石头没有灵魂,离上帝最远,理应向下落,低处才是它该去的地方。同样,雨水从天上落下来,那是因为上帝安排了让它给植物浇水。(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当牛顿发现了重力,解开了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的谜,在当时是怎样的创新、怎样的轰动。——风铃)

 

这种“不定量”的宇宙观,在十六世纪被一个叫做“新毕达哥拉斯”的学派质疑。(毕达哥拉斯是发现勾股定理的古希腊学者。)这些学者相信上帝的完美也体现在天体的完美中,比如圆形轨道比椭圆形的更完美;同心圆比不同心的圆更完美;他们对“完美”赋予了几何与数学的定义。

 

到了16世纪中叶,天文学者哥白尼修改了托勒密的“地心说”,把太阳放在了宇宙的中心,但保留了行星的圆形轨道。这样一改,虽然减少了和观察数据的不一致,但还是不能完全吻合。

 

17世纪初最精准的天文数据是一个丹麦人Tycho Brahe测量记录的。他本人虽然相信“地心说”,但他的天文数据却被开普勒(Johannes Kepler)所继承。开普勒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他不但有多方面的学识,而且有非凡的执着和毅力。那时的数学工具还很原始,开普勒用惊人的努力去验证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内心相信哥白尼是对的,太阳理应是宇宙的中心,一切星体的运动都应该是完美的圆。

 

【现代思维的诞生】(4)新天文学和宇宙观

哥白尼的太阳系

 

但是开普勒根据数据算出来的轨道却不是圆形;再算一次,仍然不是圆形;反复算,还是一样;只有用椭圆形的轨道才能和数据相合。1609年,开普勒得到了两个结论:

1. 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这点对开普勒的信仰是个极大的打击,他直言这个结论是“一车子屎”,因为椭圆不“完美”。

2. 如果把行星和太阳连成一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那条线所扫过的面积也是相同的。开普勒在这里找到一些安慰,毕竟这个几何规律让他觉得这个解释虽然不完美,但至少不是无序的。

 

接下去的十年,开普勒继续为椭圆轨道寻找更加和谐的规律。1619年,他做出了第三个结论:

3. 一个行星公转的周期的平方,和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现代思维的诞生】(4)新天文学和宇宙观

开普勒关于行星轨道的三条定理

 

开普勒这次很高兴,他的理论不但和天文测量数据相当吻合,而且背后有简洁的数学公式可计算!他自认找到了宇宙和谐的秘密:

“18个月前,我看到了曙光;3个月前,我看到了天亮;几天前,我看到了日在中天的美好;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我。我任凭自己被神意驱使,不在乎藐视我的人们。我偷了埃及人的金船,在远离埃及的地方,为我的上帝造出了一块圣地。假如你对我愤怒,我将承受。此事已铸成,无可更改。我写给现时的人们,或者是写给未来的人类,我不在乎。也许我的书一百年内没有读者,但是上帝他已经等待了6000年,等待有人用真正理解的目光,凝视他的创造物。”

(开普勒的这段话,让我领会到早期的欧洲科学家们是如何把科学与对上帝的信仰统一起来的。开普勒是有神论者,但他尊重事实,尊重数据。对他来说,解开自然界的谜是理解上帝,而且相信上帝会欣赏他的理解。后来的牛顿对上帝的态度也是这样的。我从前所受的教育,认为科学家必须是无神论者;但现实不是这样;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西方有很多信教的科学家。——风铃)

 

开普勒的同行和笔友伽利略(Galileo)也很相信哥白尼的学说,但他却不接受开普勒的定理,认为那些定理有猜测的嫌疑。开普勒的理论,直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以后才得到证实。但伽利略同意开普勒的看法,自然世界应该用定量的方法来理解,而不只是定性,更不是用“完美”和“终极目的”来解释 (这是科学发展的一大步。没有定量的研究,就没有现代科学。—— 风铃)

 

伽利略自己改进了望远镜,用全新的眼光去观察天体的运动。他在和一个经院哲学学者辩论时写道:“你没搞清楚应该到哪里去找真理。你从人类写的书里寻找,但自然之书才是你应该读的。”“你得懂得创世者的语言,才能理解自然之书。”“自然之书是用数字、几何的语言写成的。”

 

对当时的很多人来说,伽利略对经院哲学最大的危险、最具革命性的攻击,在于他摒弃了传统的“完美性”、“目的性”的自然哲学观,在于他对“本质的属性”和“二手的属性”的区分。伽利略认为,我们人类对于世界的体验是“二手的属性”,是外部世界通过我们的感官所形成的,不是外部世界本身。比如我们说一个东西是黄色或红色,甜或苦,美或丑,这些都是观察者的感官和外界互动的结果。不管我们人类对它如何认识,自然界都有它“本质的属性”;上帝造出来的自然界,其属性是量化的,有尺寸、有形状的,可测量的。而经院哲学所称的“完美性”和“目的性”,只是我们人为加给自然的“二手属性”而已。 (伽利略这是对经院哲学世界观的彻底颠覆。——风铃)

 

伽利略挑战了经院哲学的公认权威。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驳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学识也是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得来的。“假如亚里士多德活在今日,他也会同意我的意见。”

 

伽利略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神学。比如《圣经》里说,上帝命令太阳静止不动,是为了让以色列人打胜一场战争。伽利略辩解道:“上帝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自然。上帝是个完美的作者,他不会自相矛盾,因此这两本书都没错。我们从自然学到的知识不会假;如果《圣经》和自然知识有矛盾,那不是《圣经》的错,而是人们对《圣经》的解释不对。”“《圣经》告诉我们如何进天堂,而不是教我们天堂是如何运作的。”比如我们常说到“日落”和“日出”,但那是描写平常人的生活体验,而不是讲述天文理论。《圣经》里讲到“上帝的手”,可上帝是神,没有身体、没有手啊,说“上帝的手”,是不是意味着对上帝的亵渎呢?伽利略说,解释《圣经》必须考虑到人的体验,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并以此作为标准去衡量其它知识是不是正确。神学可以像女王一样统领科学,但它不能代替其它科学。假如你生了病,你要看医生,而不是去看神学家。假如你需要写合同,那你该去找律师,而不是找神学家。同样,假如你要了解自然现象,那你应该请教研究自然的人,而不是神学家。 (这是伽利略试图把神学和自然哲学分开的尝试。——风铃)

 

针对哥白尼的“日心说”在欧洲的学校被禁,伽利略写道:“真相是压制不住的,因为你不能强迫人们都闭上眼睛不去看;你要剥夺上帝给予人类的经验和数学逻辑才做得到。上帝所造的世界本身才是最终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不是这个神学家或那个神学家对于《圣经》的解释。”伽利略的理论,不但引导人们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而且是重大的、结构性的改变,非同小可。

 

罗马教皇当然不能容忍伽利略这样颠覆它的权威。教会对他栽赃陷害、拷打审判,将他终生囚禁在家,剥夺他写书、教课的权利。但是伽利略继续写出了为现代物理学奠基的著作,偷偷地运了出去。

 

【现代思维的诞生】(4)新天文学和宇宙观

伽利略的手稿


随着17、18世纪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伽利略不但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将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量化的人,而且是一个象征;他代表了精神独立的、抛弃成见的自然哲学(即科学),为了探索世界而作的抗争。

 

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使用正确的方法,人类终于第一次以自己的心智理解了事物的真正属性,第一次看到了上帝造物的智慧。这是17世纪思维革命的戏剧性所在。

 

(待续)

 

本文插图均来自互联网,鸣谢!

 

(艾伦.考尔斯教授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四卷《启蒙运动大百科全书》的总编辑。如果您有意听考尔斯教授原汁原味的讲座,可以通过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借到CD书《The Birth of the Modern Mind: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更多资料见:http://www./tgc/courses/course_detail.aspx?cid=4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