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昵称18737601 2016-05-03
梁雨菲 绘

    中国家长最关注如何让孩子学习好,最喜欢研究如何让孩子爱学习。殊不知爱学习原本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从柔弱不能抬头的婴儿经历“三翻六坐七八爬”长大的。谁见过懒惰不肯学走路的宝宝?哪个学龄前儿童不具备“十万个为什么”的求学精神?实际上,孩子爱学习不是成人培养出来的,不爱学习才是成人培养出来的。所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孩子越大越不爱学习,家长越努力培养孩子越不爱学习。

    不爱学习的孩子,是父母用打击法、期待法和包办法培养出来的。

    爱打击孩子的父母往往有个被打击的童年

    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母常用打击法,具体操作上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零敲碎打法,即一一指出孩子学习过程中所有行为上的毛病,比如“这个字写得真难看”“这次考试又比上次差”“你总是写错别字”等,不断让孩子感受自己行为上的错、错、错,达到让孩子失去自信的目的。

    第二种方式是整体打击法。儿童的自我认识依赖于成人的评价,“你脑子进水了?猪一样”“你就是学不好数学”“我看你就是不行”“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娃?”“你跟某某某就是没法比”等贴标签的方式,不断让孩子确认自己秉性天赋的差、差、差,摧毁他的自尊,挫败他的自信。

    打击法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孩子很快放弃努力,承认“反正我是不行的”。如果在外人甚至众人面前使用打击法,摧毁孩子自信的效果就更加明显。

    爱打击孩子的父母特别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特别擅长批判指责。因为他们童年时也曾经是个被指责、被批判的孩子,也被父母贴过负面标签,对自我是否定的。于是成年后无论人生是否成功,内在标签并没有揭除。

    这类父母缺乏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如家庭教育专家郑委所说,心里装着珍珠的人看到的都是珍珠,心里装满垃圾的人看到的都是垃圾。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取决于他们在童年时被父母认定为珍珠还是垃圾。

    心理学上有个投射原理,人们会将对自己的不满意投射到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身上。那些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父母,其实是将自己童年被批判、指责时积累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无数饱受家暴痛苦的孩子,长大后还会暴打自己的孩子,原因就是如此。

    高期待的父母往往自我价值感低

    认为自己的人生很成功或很不成功的父母常用期待法。比如“我跟你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你怎么也得考个一本”“妈一辈子没能上大学,你要为妈争口气”“爸爸童年多想学钢琴可惜没条件,你现在可要珍惜机会”“隔壁阿强总是考前十,你无论如何不能落在他之后”。父母的期待成为孩子的压力,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这样的孩子会很努力。

    如果孩子的努力没有达成父母的期待,多数父母会转用零敲碎打“打击法”,少数修养好的也难以掩饰失望和伤心。孩子会因内疚而加倍努力,废寝忘食也要达成父母的期待。

    当孩子努力达成父母的期待时,多数父母又会油然而生“你可以飞得更高”的念头,产生更高的期待,却不考虑弹簧超越限度的后果。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不仅成绩好,还是校艺术团主演、校运动队健将、校学生会干部。大三时当选全校十大模范生,人人赞她前途无量,基本内定要留校任教。可当父母告知她表哥考上研究生出国留学后,她又开始了新的奋斗,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大四时突然精神失常,治愈后因药物副作用变得肥胖且迟钝,毕业后分配到一所普通中学,最终跳楼身亡。

    近十几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直线上升,至少有上百万青少年拒绝上学,他们不仅厌学,也厌社交,厌运动,整日呆在家中,沉溺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甚至心理崩溃、自暴自弃或与父母严重敌对。其中出问题最多、最严重的,都是曾经学业优秀的孩子,父母无上限的期待让他们不堪重负,生命力呈现极低的状态。

    高期待的父母往往自我价值感比较低。价值感的高低与事业是否成功无关,有的人成功却不自信,输不起,爱计较,于是将填补自己

    低价值感的需求转移到孩子身上,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而这个没有上限的成功往往是通过比较来完成的,譬如孩子回家说今天获奖了,父母会问“全班多少人拿奖?”假如“全班大部分人都拿奖了”,这类父母就会说“那你有啥好高兴的?”

    期待法会让孩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与主动。即使有些孩子终于努力达成了父母的理想,却丧失了自己的存在感,潜意识里充满了愤怒。这种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可能再也不主动学习,上了大学也会成为大学校园里终年闲玩的学生。

    凡事包办的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天性

    有爱、有钱、有闲的父母(特别是全职妈妈)常用包办法,凡事尽可能包办代替。指导写作业,代为整理书包,请家教、报补习、选专业,统统代劳。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你只要安心学习,别的一切都不要管”,在学校跟小朋友有点小纠纷也由爸妈出面解决……

    包办法的三大效果是剥夺孩子的成就感、失败体验和独立性。

    剥夺孩子的成就感,“军功章”里没有了孩子的那一半,孩子何来自信?

    剥夺孩子的失败体验,也就是剥夺了孩子提升能力的机会。许多小学时学习很好的孩子,上了中学后成绩一落千丈,就是因为父母帮助学业的能力跟不上了,又没有养成孩子独立应对学习与生活的能力。这类父母也许会请家教来延续包办,但随着学历增高,家教也不能解决问题。我有许多学生,在父母高水平的包办下进了国外的大学,却没有办法毕业。

    剥夺孩子的独立性,习惯依赖父母的孩子无需对自己负责,当然也没有办法对家庭、对社会负责,长大难免成为啃老族。独立自主原本是人类的天性,被包办的孩子被剥夺了这个天性,依赖父母的同时却又产生对父母的怨恨。这样的父母常常很困惑:为什么我对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不感恩?

    父母爱包办,核心问题是自身安全感不足,有许多害怕,并且将害怕转为对孩子的担心,将“我需要保护”变为“你需要保护”。他们不敢放手让孩子尝试,不敢让孩子失败,根本原因是自己害怕失败。比如十几岁了还要与父母同床的孩子,父母去请教心理医生,医生一定会告诉父母: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孩子只好通过变得懦弱来满足你的需求。

    为什么越是家境富裕、生活优越的家庭,越容易造就无责任感、无感恩心的孩子?因为孩子对父母的爱与忠诚是无与伦比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师,相信孩子行,孩子一定行;不相信他,他一定不行。

    当代中国是一个安全感不足的国家。无论地位高低、贫富如何,人们对于未来都有一份不确定的困惑,家庭伦理也呈下降趋势。全社会的不良情绪、压力,通过上级转嫁下级、丈夫转嫁妻子(或妻子转嫁丈夫),最后全部转嫁到可怜的孩子身上,打压了孩子的天性,泯灭了孩子的天真。

    马来西亚著名的家庭治疗师林文采认为,安全感是信任,而最大的安全感是信任自己。包办型父母究其根本是不信任自己,然后将这个不信任投射到孩子身上。要解放孩子,父母首先要自我解放,要相信不管明天发生什么,我都有能力面对。

    先贤孟子早就告诫我们,欲行大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教育孩子更要认清这一点,生命如一粒种子,有其自身成长的动力和规律。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家庭教育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容闳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