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清阴阳,方能无惑!

 秦皮 2020-03-03

中国文化以阴阳为本,一而二,二而一,无所谓唯心唯物,万物皆为一体!

学习中医,就是在探求阴阳,这种探求不仅包含人体本身,更包含天地。

天地有阴阳,天之阴阳为日月,地之阴阳为水火。天之阴阳决定日夜变化,地之阴阳决定万物消长。所以如果天地没有阴阳,整个状态就是混沌的;如果万物没有阴阳,没有办法生化。而死亡是阴阳的另一种状态,另一种形式。

同样,人身也有阴阳之分。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因为在肾与命门之中潜藏这人身的阴阳,也就是水火。有阳方能生化,有阴方可长立。所以肾中之水火,化而为精气,以生元神。

所以,养元气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之中有一篇名为生气通天论,生气通天之中所讲的生气,就是人身之阴阳,是人的立命之基。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个肾,这两个肾就是人身阴之本,而命门位于两肾之间。虽然西医无法证实命门的存在,但是命门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因为很多存在,我们并不能用肉眼看到,也无法用仪器捕捉得到,因为我们人类的智慧相比于自然而言,相距远甚,所以我们需要敬畏自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就清楚肾为何主水,就是因为水在八卦之中的符号就是两阴之中含有一阳。水之所以能够流动,能够气化,就是因为这个火的存在。而人身之火的住所,到家称之为丹田。所以养丹田之气,就是强基固本,就可以长命百岁。

同样,病也有阴阳,药也有阴阳,所以阴阳是联通万物的一个载体!

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所有致人死命的病,都是因为损不足而奉有余,都是因为没有把握病之阴阳,以至用错药!

什么是不治之症?就是阴阳在无法协调的情况下,没有办法与外界交互了,就相当于一潭死。然而只要阴阳能够同外界交互,我们就有办法调节,通过调节阴阳补充元气,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

那么病之阴阳如何区分呢?一般情况下,如果怕热就是阳病,如果怕寒就是阴病;在表就是阳病,在里就是因病......

只要能够辨识阴阳,用药自然不难了。用药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哪些药一定不能用。比如说、附、干姜、吴萸、枸杞,故纸、巴戟、鹿胶、苁蓉,阳药也,阳虚寒盛,六脉微迟者宜,阴虚脉大者忌之。生地、龟胶、白芍、女贞、丹皮、知柏,阴药也,阴虚热盛,六脉洪数者宜,阳虚脉细者忌之。麻黄、桂枝,细辛、羌活、川芎、升麻,味辛性升,阳也,寒邪在表,内无烦渴,六脉浮紧者宜。热邪在里,大烦大渴,六脉洪滑或细数而阴虚者忌之。大黄、芒硝、滑石、芩、连、石膏,味苦性降,阴也,热邪在里,烦渴胀满便结,六脉洪滑鼓指者宜。若口渴喜热饮,腹胀便不结,或衰老久病,脉微而阳虚者,虽有前证,尤宜忌之。半夏、生姜止呕宜,阴虚失血者忌之。乌梅、地榆止血宜,表邪未清者忌之。苍术、葛根发表宜,呕吐者忌之。童便、当归血分宜,便溏者忌之。香砂、枳壳气滞者宜,气弱者忌之。柴胡、白芥、薄荷,入肝家,胁痛者宜,表虚汗出者忌之。

药之阴阳,关系非小,也许一个不经意用错,杀人只在反掌之间。

所以,我们对于判断人体阴阳变化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阴虚的症状主要有:口渴咽焦,或者非常狂躁不安,或者感觉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头心),或者是二便不畅,或者是吐血衄血......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因为津液干涸了!

如果是阳虚呢?我们刚刚提到人身阴阳之本在于肾,肾水之中有一火,这个火就是生命之阳,如果阳虚就是因为下边的供给不足,所以阳衰于上。阳气虚衰于上,就会导致神气昏沉,经常感到困乏,有时候甚至是头晕目眩,这种情况就是上焦阳虚。

如果中焦阳虚,可能就会导致胃的消化能力差,因为没有足够的阳去把食物腐化掉。就会造成反胃,甚至是感觉到不舒服,感觉到胀,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因为阳气不同,阴湿集聚而化痰。

如果是下焦阳虚,就是清浊不分的状态。好多人会有肠鸣,甚至阳痿等症状,都是下焦阳虚的表现。

所以上中下三焦,如果某一焦阳虚,都会造成相应的病症。

如果怕寒,可能就是心脏阳虚,如果是肌肉胀,可能就是脾脏阳虚;如果经常痉挛病且会有一些疼痛,麻痹的症状,可能就是肝脏阳虚;如果要是感觉到咳嗽的时候有寒气,而且身体本身很凉的情况下,会出汗,这种情况就是肺脏阳虚;如果是遗精,或者是泄血,甚至是二便失禁,这种情况就是肾脏阳虚。

然而,人身之阳,皆为一气,无论是哪一个脏腑阳虚,都是因为阳气无法遍及全身,要么是阳不足,要么是通道被堵塞,要么是脏腑功能受影响出了问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掌握阴阳,是补泻还是疏通,就非常清楚了。

在探求中医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离了阴阳去谈脏腑,去谈五行,那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学习中医时,我们时刻把握阴阳之本,这样就不会有所偏颇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