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生晴一郎:在中国必须保持正视现实的乐观主义

 崎崎37 2016-05-03





目前在日本“阿德勒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等欧美的心理学研究很受欢迎。这两个学说都以“人能改变自己的人生”的前提来介绍实现幸福人生的方法。为了保持很积极的人生,它们都提倡乐观主义,而把悲观主义视为应该避开的人生态度。这些书受欢迎,这意味着不少日本人对前途感到悲观。

它们推荐乐观主义,但是不推荐名为“乐天主义”的那种乐观主义。乐天主义是在不正视现实心态所抱有的乐观主义。例如虽然患了很严重的肝障害,但是说着“肯定没问题”还继续喝很多酒,这就是乐天主义。真正的乐观主义应该是在正视现况的前提下怀有的。

目前在中国,很多公益律师和市民活动家被抓。中国政府正在限制言论和活动的自由。而在那样情况下还展开着各种各色的市民活动。他们越来越难从事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活动,大都在跟政府保持合作关系下继续从事市民活动。所以这种市民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不可以批判政府等。

对于这样市民活动的现况,乐观主义者、乐天主义者、悲观主义者抱有的感想可能是如此:

乐观主义者:确实有很大的界限。但是还有一定的效果,例如越来越公民和政府官员会对市民活动产生兴趣等。

乐天主义者:中国政府弹压市民活动?这只是很少一部分的例外。国内很多报道表示中国政府很重视市民活动。中国没问题!

悲观主义者: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少一部分的公民从事市民活动会算没什么意义。目前中国政府没有实力解决课题。跟政府的合作有什么用?

我是外国人。不少中国人,在面对我的时候,表示乐天主义的态度。他们告诉我中国当然有很多课题,但基本上没有问题。这些乐天主义者大都不太认识“很多课题”的具体的事例(例如官民冲突、政府给市民活动的各种压力、农民工青年对现况不满意的地方等)。如果不正视现实的话,他们所说的“基本上没有问题”也没什么说服力。(严重同意)

我认为最有说服力的不是乐观主义者,而是悲观主义者。他们认为将来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没有发展前途。不少中国人给我介绍让他确信悲观主义的很多根据。他们能列举很多具体的事例,所以有一定程度的说服力。但是悲观主义的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能产生什么东西的。

悲观主义如乐天主义一样只好容忍目前的问题。例如在日本,很多市民由于对日本的政治情况抱有悲观的态度,不敢去投票,于是日本的政治情况会更有问题。如果大多数人都抱有悲观主义思考的话,让他们感到悲观的坏事一直不能解决。即悲观主义不能解决让他们确信悲观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还应该保持乐观主义。 (编者表示赞同,困难多,但有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