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点】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并不奇怪

 东皮小屋 2016-05-03



    4月29日报导,北京多所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有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一些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网红培训班”。然而与此同时,一些网红的表现却令家长们失望,炫富、炫身材、爆粗口,甚至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淫秽色情内容。如果任由这类内容主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将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文化的失败,也是成年人社会的失职------。
    
    不说“有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这样的调查结论是否属实,起码看到一些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网红培训班”这样的现象就十分搞笑,学钢琴、学提琴、学舞蹈、学武术、学拉丁舞、学英语、学奥数------学XX,现在又冒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网红培训班”,中国的小学生真的是世界上最倒霉、也最不幸福的未成年人群,从生下来就被成年社会通过种种宣传告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谓起跑线,说白了就是中国式大忽悠在教育上的彰显,虽然独生子女父母们都寄希望于于唯一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光宗耀祖,但至少表面上看一方面是家长拿孩子当成人之间脸面竞争的工具,另一方面孩子们成了商家通过忽悠来赚钱的工具。
    
    至于各种培训班是不是真正的教育模式,至少在中国得划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说“有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会让不少成年人深感奇怪,其实在现实的中国社会,所谓奇怪是多余的,前些年同样有媒体报导显示,小学生立志长大后当贪官,这似乎比“立志长大当网红”更离谱也更让人担忧吧;其实小学生并不能分清楚很多成人世界的是非对错,往往他们的意识形态或价值取向完全取决于大人也就是成人们的影响,包括媒体、更包括现在小学生已经广泛涉足的网络传播的影响。既然“网红”在网络世界里成为吸引众多粉丝的“明星”式红人,而且不断的被众人追捧,按照小学生或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追星效应”这种基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众多小学生当然会对所谓“网红”心生羡慕并心向往之。何况并没有任何人告知他们“网红”存在负面的因素等等。
    
    所谓“网红”,说到底只是由网络运作起来的“红人”、“明星”,据说网红已经被创新成了一种网红经济模式,也就是成了商业经济时代与网络信息化普及的结合产物。从创新商业模式的角度看,这应该是一种必然,就象已经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电商模式、支付宝应用等金融模式以及正在被争议的“网约车”等一样,互联网的兴起带来的几乎是一场人类生活模式的革命,这是不可逆转的基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转变,或许人人都适应。而“网红”只不过是被精明的商人们从网络经济中找到的一种另类经营手段罢了。只不过未成年人并不能真正了解甚至不能理解其中商业味道,他们更在意的是成为网红的“明星”感觉,恰恰这种“感觉”是家长们趋之若鹜的送孩子们上各种培训班所惯输的内容。既然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都是在告诉他们追求并不现实的目标,那么“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也就毫不奇怪了。
    
    也就是说出现小学生群体“希望长大当贪官、长大当网红”之类的另类励志目标,本身就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出现扭曲在教育上的体现,社会群体性拜金以及衍生出来的不良社会风气,夹杂着网络经济中层出不穷的商业炒作,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大人况且一头雾水,何况那些不更事的小学生们呢?在他们眼里,网红就是时尚、就是明星、就是成功、就是应该追逐的人生目标,家长甚至也找不到理由告诉孩子“网红”到底有什么不好,当“网红培训班”横空出世的时候,家长们将自己孩子送进去,似乎就象送进钢琴培训班一样,望眼欲穿直至最终幻想破灭,五音不全的孩子也被送去学琴,何况不需要任何门槛限制的“网红”,恰恰这是当代中国家长们最真实的写照。
    
    应该说所谓“网红”本身并不具有贬义或褒义的概念,从开始时自然而然出现的网红、到商人们发现网红的利益价值并发明出“网红”这个新名词,紧接着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炒作、制造话题等模式“吸睛、吸粉、吸金”,这只不过是互联网时代与商业炒作挂钩的产物,只是“网红”者本身已经变得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成年人房刻意制造出来的社会新“景观”,整天在网络里晃晃悠悠,当手机上网都已经普及到大多数小学生的这个时代,出现“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的现象实在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没人告诉他们甄别良莠。
    
    




   本贴于 2016-04-30 22:19:35 被【 踏雪寻梅 】修改
恭喜!本帖被【 踏雪寻梅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