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校合作

 马默藏书 2016-05-03

折叠 编辑本段 家校合作的定义

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助方式。与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 、family- school cooperation)相关的词汇,最常见的是"家长参与"、"家长干预"(parent participation/parent involvement/parent involving/parental involvement)、"亲师合作"(parent- teacher collaboration)、"教育介入"(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等。

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

家校合作可以泛指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与学校一切可能的互动行为。Gordon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在家庭及学校中动员家长潜能,使家长自己、他们的孩子和学校所在的社区获益的过程 。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结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黄河清将家校合作定义为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活动 。

吴重涵认为"家校合作"是国内的提法,在国外(以及本书)对应的概念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关系"(School,Family,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这一概念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爱普斯坦的观点。她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创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 (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的过程。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将家庭和学校看作家校关系中的平等成员,而且还强调了社区对儿童发展和成长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将学校和家庭看做是家校关系中的成员,而且还将学生自身也看做是家校关系中的重要一员,并强调了学生在家校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

折叠 编辑本段 交叠影响域理论(家校合作的指导理论)

有关家庭与学校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历来有很多的解释。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NNPS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爱普斯坦(Joyce L. Epstein)在深入研究了美国中小学校与家庭、社区关系后,提出必须要在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发展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因为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够改善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气氛,增强父母培育子女的技能和领导能力,密切父母与学校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关系,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爱普斯坦指出,建立伙伴关系的核心理由在于它能够有助于所有的学生在学校和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因此,必须重新调整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新的关系模式。为此,爱普斯坦等人提出了建立家庭与学校伙伴关系的交叠影响域理论(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以此作为学校和家庭伙伴关系的理论基础。

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背景:家庭、学校和社区,交叠影响域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实际上对孩子以及三者的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交互叠加的影响",即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活动单独或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该模型将学生定位为中心。不容争辩的事实是,学生在他们的教育、发展和学业成功方面是主角。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伙伴关系并不能简单地保证学生必然成功。相反,伙伴关系活动的目的可能是吸引、指导、激励、激发学生自己取得成功。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如果学生们感到有人关爱他们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他们就会尽全力去学习阅读、写作和计算, 学习其他的技能和能力, 并坚持在学校里学习而不会辍学。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并不是保证学生一定会成功,而是在这样三方伙伴关系的模式下,可以促进学生在参与中取得自己的成功。

折叠 交叠影响域理论外部模型

交叠影响域理论外部模型表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三个主要环境--家庭、学校交叠影响域理论外部模型交叠影响域理论外部模型和社区可以相互结合也可互相分离。该模型中有一些学校、家庭和社区分别进行的实践,也有它们共同进行的实践,它们共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即有些活动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分开来进行的,要重视家庭、学校等个别机构对于学生的独特影响力;而有些则必须是三者共同完成,三者之间发生的交叠的影响将可能造成参与某项活动的条件、场地、机会或不同的激励效果的形成,同时也决定了某项活动的数量。交叠影响域理论指出,彼此交叠面积的大小,随着适龄活动及学生参与其教育的交流及决策变化,重叠度会发生变化。

折叠 交叠影响域理论内部模型

该理论的内部结构主要解释三种环境在何处和如何发生互动和影响即外部状况的内部交叠影响域理论内部模型交叠影响域理论内部模型机理,显示了当学校、家庭和社区中的人们相互交流并一起工作时会产生相互作用,学生是相互作用的中心和教育中主要角色。家庭、学校和社区间联系和作用可能是机构层面(如学校邀请家庭参与某种活动)--包括所有家庭、儿童、教育者和社区,也可能是个体层面(如某单个家长与教师交流)--包括一名教师、一位家长、一个孩子、一个社区伙伴或者一个小团体等情形。家庭﹑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对于孩子的发展的影响力是交叠且不断累积的,将持续地影响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成长。在这样的模式下,三种环境,甚至其他社会机构都应注意其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或影响力。同时,家庭、学校、与学生本身三种环境的相互关系怎么建立,学校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只有学校是教育发挥影响力的制度化机构,更应关心其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以发挥合成的影响力。

折叠 编辑本段 家校合作的类型与活动

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类型来看,有的是以家长参与的空间领域来划分,如家庭为本、学校为本的参与(何瑞珠,McCullough,1999;马忠虎,2000),甚至还包括及社区为本的参与(何瑞珠,2002)。有的则以个别参与和集体参与来分类型(OECD, 1997)。林明地综合有关家校合作、家长参与的文献,指出家长参与的模式、角度、类型和活动等彼此之间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下表所示。

当好

家长

相互

交流

志愿

服务

支持

学校

在家

学习

代表

他人

Cordon(1979)

Scoot. Jones(1988)

Comer, Haynes(1991)

Swap(1990)

Berger(1991)

Williams, Chavkin(1989)

Cervone, Leary(1982)

Epstein, Becker(1982, 1992)

Goldring, Smerkar(1993, 1994)

爱普斯坦收集了各级各类学校家校合作的多种活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归纳、概括,提出了家校合作的所有活动可以归结为六大类型,而且在后续的家校合作实践中反复验证了这种分类的合理性。爱普斯坦认为,将参与活动划分为六种类型,可以指导发展平衡的、全面的合作伙伴计划,包括关注家庭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机会,对学生、父母和教师产生的潜在重要结果。这种以"关怀"为核心的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实践模式)为:当好家长(Parenting)、相互交流(Communicating)、志愿服务(Volunteering)、在家学习(Learning at home)、决策(Decision making)、与社区协作(Collaborating with community)。

六种主要参与类型的框架以众多研究成果为基础,是对教育工作者和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家长多年辛勤实践的总结。每种参与类型都包含了双向的联结,学校必须了解家庭、支持家庭,家庭也要积极了解并支持学校。这六种家庭与学校伙伴关系的参与模式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新的成绩,积累了新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建立伙伴关系的重要原则、实施关爱模式的行动步骤以及一些成功项目的特点等。这些经验一致表明,好的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学校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增强家庭参与,使社会充满活力,并促进学生获得成功。

(以下内容接自《家校合作丛书》的《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以及《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两本书。)

折叠 类型1:当好家长

1、基本概念

帮助所有家庭建立视孩子为学生的家庭环境;

2、活动实例

(1)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条件,以适应子女在不同阶段的学习;

(2) 设立家长学校,为全体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培训,以面授、研讨会、录像或网络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3) 通过多种媒介,如家长手册、校报、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网站、QQ共享或短信平台等,向家长提供营养、健康、安全、学习辅导和教育福利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4) 学校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家长的需要和关心的重点问题,提供场地或其他条件,利用社区内志愿者资源,合办家长教育讲座;

(5) 向家庭提供社区内有关家庭支援服务的活动和资源信息,如向他们提供选择夏令营、辅导班、兴趣班等方面的信息;

(6) 开展特殊时期的家访或讲座,如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前家访,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顺利度过不同学段衔接阶段的适应期;或者在特殊事件后,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

(7) 鼓励教职员工向家长宣传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8) 建立支持及帮助困难家庭达到学校最低要求的资助政策;

(9) 向家长推荐亲子阅读或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或音像资料目录,或借阅相关书籍、音像资料给家长;

(10) 向需要的家长介绍选择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的知识,以及各科课外辅导书的使用知识;

3、相关概念的重定义

(1) "研讨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局限于固定时间在校内召开的会议,只要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作为观众、听众、读者都算"研讨会";

(2) 介绍辅导班、课外书、教辅书的选择知识时,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迫切需要、家庭的承受能力,并确保自己没有商业回扣之类的私利;

4、可能的挑战

(1) 向所有家庭提供如何当好家长的信息,不仅是在学校参加活动的家长,而是所有需要这些信息的家长;

(2) 与家庭分享有关教育、学校和儿童成长方面的信息;

(3) 确保所有提供给家庭的信息清晰、有用,与学生的学习成功和行为改善密切相关;

5、预期结果

学生

(1) 理解家长监督;尊敬家长;

(2) 通过家庭教育形成积极的个性、习惯;

(3) 会合理安排时间用于家庭作业、干家务或其他活动。;

(4) 良好的或不断进步的出勤率;

(5) 意识到教育和学校的重要性;

家长

(1)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对当好家长、孩子发展、家庭学习条件变化有所理解并抱有信心;

(2)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认识到当好家长面临的各种挑战;

(3) 感受来自学校、社区和其他家长的支持;

老师

(1) 理解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子女的关切、目标、需求和看法;

(2) 尊重家庭的教育贡献和努力;

(3) 理解学生的多样性;

(4) 了解自己与家长分享孩子成长信息的技巧;

折叠 类型2:相互交流

1、基本概念

构建家校双向沟通的有效形式,交流学校教学和孩子的进步;

2、活动实例

(1) 利用不同的沟通工具,加强双向接触,如:通知、电话、便条、学校网站、班级QQ群等;

(2) 相互交流;

(3) 家长学生一起领取成绩单,并召开学情分析会,与家长一起分享学生能力和学习意愿的资料;

(4) 每周或每月将学生表现联系卡送达家庭供家长评阅,并请家长反馈意见;

(5) 向家长提供有关学科要求、学习计划和活动方面的信息;

(6) 向家长告知学校家校合作活动的计划,并提醒他们将确定下来的计划标记在日历上;

(7) 公开学校有关改革计划、纪律规定、考评制度、办事指南、组织机构等方面的信息;

(8) 就学生的正面行为、学业进步与家长沟通,而不只是在有问题时才联系家长;

(9) 培养教职员工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鼓励教职员工重视与家长的双向沟通;

(10) 了解家长对孩子作业的看法,并相应的作出调整和反馈;

(11) 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到的家长反馈意见,并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