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排队累?】有啥稀奇 那些年老照片为证!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6-05-03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

各大景点游客爆满
大家晒的都是排队的照片
见面问候也改成了
你是宅家里呢?
还是去哪儿排队了
……
这两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上海迪士尼人潮拥挤、杭州西湖景区断桥景点游人比肩接踵、五一节前排队买票登泰山……
 
上海迪士尼小镇迎”五一“大客流
“五一”杭州西湖游人爆棚 只见人头不见断桥
五一节前排队买票登泰山
 
其实,排队“轧闹猛”并非现在才有的现象,在三十多年前,几乎干什么事儿都要排队,购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人们排队排出了水平,排成了习惯,形成了很多现在无法想象的独特的规矩。
新旧对比间,固然体现出市民素养的提高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改善,也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在那些缺乏选择、缺乏多样性的年代里,“排队”二字背后,潜藏的无奈和焦虑。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和春光明媚的四月,你是在哪儿排队看人?还是在排队买车牌标书?还是排队买青团?……大概有不少人至少做过其中一件事吧!不知道下一次让上海人大排长龙的,又将是何种事件……
肉松青团成网红  排队盛况空前
翻出老照片,可以发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上海人为许多东西排过队。有的是特殊时期物资供应紧张导致的排队;有的是出于全民对于文化知识的向往;有的则是为了在新时代大潮到来之际,抢得一份新的机会、新的希望……
都说上海人喜欢“轧闹猛”,客观而言,比起现在大多数“可排可不排”的队,当年排队,更多的是关乎日常生计,不是衣食住 行、就是开门七件事,所以从画面上看,过去的队伍往往显得更加混乱,人与人间的距离也贴得更近。
 
 
1956年9月14日,福州路菜场前排成一字长蛇的买肉者。   陆顺兴 摄
 
1980年10月12日,上海港客运总站金陵东路1号售票大厅外船票旅客排成长队。当时轮船班次少,为防止有人插队,工作人员在旅客衣服上写编号。   俞新宝 摄
 
1980年10月7日,长江服装厂锦江中式门市部,顾客在排队做衣,形象反映“做衣难”。当时整个黄浦区每月生产成衣不足四千件,市民“只好”排队去裁缝店定做。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不买成衣选择定制的,多半是有腔调的风尚人士。   比品富 摄
 
 
1988年11月10日,为购买洗衣粉,市民排长队。   张蔚飞 摄
 
1991年4月25日,居民闻讯食用油将调价之际,拿出各种盛具,在油脂商店门口排起长龙。   顾力华 摄
 
 
1982年8月23日,观众冒雨在劳动剧场前排队购买戚雅仙、毕春芳领衔演出的越剧《血手印》的戏票。   俞新宝 摄
 
1991年5月,黄浦体育馆排队购买“童安格演唱会”门票的观众。   俞新宝 摄
 
1988年2月15日,位于河南中路的上海市公安局出国护照办证处门口排起千余人的长龙。   张蔚飞 摄
 
1987年9月7日,飞乐股票发行的前一天,市民排队等待购买。   张蔚飞 摄
 
1991年11月22日,山东路上的黄浦体育馆前,市民排队购买南浦大桥观光券。   俞新宝 摄
 
1990年9月16日,杏花楼门前购买月饼的队伍排成长龙。   崔益军 摄
 
2010年难忘的世博会,你敢说你没在其中排过队?   张春海 摄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上海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