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插花:庭中一抹香

 美物计 2020-12-03

中式生活  中国味道

点击题目上方蓝字关注  文先生情报


檐铃奏曲响珊珊,尽日重门不启关。
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

——高翥《春日杂兴》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文人四艺。



插花,一门融于生活的艺术。

 一花一叶,一器一皿,一枝一语

岁月悠然,以花为引,以心相结,闲静无昧。



插花艺术在我国历史久远,东汉佛教传入我国后,插花成为佛事供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魏晋时,插花从佛前供花发展到宫廷和民间,并开始追求造型上的艺术美。




宋代插花广泛普及,在花材选择、色彩搭配、构图造型、内涵意境方面都有很高水准。

清后期,传统插花日渐衰微。如今插花艺术得以复苏,并且越来越受大众欢迎。

一人一剪,两三盛开,四季怡情。




中式插花,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为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重视花材自然的美,顺乎自然之态,饱含自然之情,赋予自然之趣。

择最美的一朵花,最美的花面,截合适的位置,去掉不必要的枝叶,留下最美的部分。




中式插花注重简练意境美,最美的就是一支含苞待放的花,带着清晨的露珠,斜倚在一只瓷瓶中。

藏之愈深,见之愈大。


中式插花在构图布局上高低错落,俯仰呼应,清雅流畅,

一如山水画,有远景有近景也有留白,这便是东方的禅意。


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式插花突出花品花格,追求枝情华韵。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牡丹国色天香,花中贵者;梅花傲雪凌霜,花中清客;

兰之幽怀若谷、竹之虚心有度、菊之玉洁冰清




花草本无言,但当人们赋予其情感和诗意,借花木抒发自己的意志和愿景时,每朵花、每片叶就被蕴涵了深远的意义。

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寓情于花,借花言志,以花喻人,于是成就了中国插花艺术的深远意境。




花之纯美,触动着人们的心灵,这是一种出于本能的热爱。

寻一朵花、几条枝,信手侍弄,安静地作一幅心中的景,造一个禅花的境,不论外界如何喧哗,内心自在如来。

朴素、冷瘦、空寂、静谧,清雅寄于瓶中,独抒性灵,幽静中延续美的意境。


文先生已开通评论

欢迎读者在文末留言,与我们互动!

本文文章为原创,欢迎读者分享

其它公众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换种方式生活,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