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茶之后,他可悲催了

 我爱祖国爱人民 2016-05-03


赵原《陆羽烹茶图》,纸本水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纵27厘米,横78厘米。


茶文化是块肥田,能长出很多好东东。茶器不说,诗词略去,现在盛行的茶空间也是从茶文化中长出来的。古代人局限一些,没现代人会玩,但画画茶也能画出功名。


元末明初有个赵原,文人画家,画了一副《陆羽烹茶图》,声名雀起。就凭这,网红了。


明太祖朱元璋将赵原征召到南京,赐他一个“中书令”的官帽。皇上的意思是:你既然这么会画画,就把过往的贤能之士、功勋之将,都画出来,以彰显我明太祖求贤若渴之心。


遗憾,朱元璋后来把赵原杀了。理由是“应对失旨”。至于具体如何“失旨”,不详。悲催吧!


赵原《陆羽烹茶图》局部。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这幅画的文人气象大加赞美:云水开阔、山峦叠起。然后是陆羽烹茶品茗,旷达自然。深入一些,也注意到创作笔法中,山石皴法侧锋圆转,树点墨法粗重厚实,看上去一笔一画都是苦心经营的结果。


更多人喜欢画上的题诗:


山中茅屋是谁家,

兀坐闲吟到日斜。

俗客不来山鸟散,

呼童汲水煮新茶。

 

这诗境需要读者自己去感悟。我想问的问题是:现代茶空间里,你烹茶有陆羽这姿态神情吗?你在茶室里都玩些什么玩意?


文|现量

图|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南京茶博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