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玉凤:丹书点染 翰墨陶情

 百了无恨 2016-05-04





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

同年考入北京画院研修班,

师从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画家王文芳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会员,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书法美术教育和创作


孙玉凤作品参展或获奖:

1998年11月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书坛新人展;

1999年10月获跨世纪中国艺坛奇才二等奖;

2001年3月书法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亚亨杯”全国绘画书法精品大展,作品被收藏;

2008年6月书法作品在和谐颂——中法建交44周年首届和谐金星奖中法书画交流大赛中获成年组金奖;

2009年2月书法作品在“伯乐杯'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艺术学术作品大赛中,荣获特别金奖;

2010年6月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三届扇面展;

2010年9月在由中国书画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中获金奖;

2015年10月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




河北经济日报《名家周刊》2016年2月23日报道 



丹书点染 

翰墨陶情 


文/孙玉凤


我从小喜欢画画,一位当地很有名的书法家说,要想学画先学书法,从此我便开始临帖,学习书法。


我初学颜真卿、欧阳询,后又取法张猛龙郑文公碑,篆法石鼓文、散氏盘,隶书取法于张迁碑、石门颂,行草书摹习二王、颜真卿、王铎、米芾、书谱,小楷师法钟繇、黄道周等。学书乃终身大事,志当高远,面对历史上的名帖,如对至尊,我常常叹息人生的短暂,惜时如金。近几年,我陶醉于笔墨挥洒过程中,每天到画室,泡一壶茶,打开字帖,平心静气。展纸濡墨,心无杂念,一笔一画,笔尖下流淌出一行行墨迹。笔转锋藏,提按顿挫,心手双畅。


我热爱书法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她不是诗,但有诗的意境;她不是画,但有画的魂魄;她不是音乐,但有音乐的旋律;她不是儒,但有儒家的中庸平和;她不是禅,但有禅者的明心见性。


孙晓云老师曾在一篇创作手记中写到:“男人可以把艺术作为生命,作为精神支柱,作为崇高的事业,而对于女性来说未免太沉重了。与其说把艺术当事业倒不如把艺术当女红。”我很赞同此观点,轻松自然、心平气和更适合女性生理与心理的特征。略去一切繁琐尘世,坐拥书城,丹书点染,翰墨陶情。两耳不闻圈内事,双眼不观红尘闹。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然。


书法负载着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着古老的东方文明,书法是小道又是大道,是艺术又是文化,书法应以文化为根。近几年我通过听讲座、读书,对儒、道、释;孔子、老子、庄子;易经、佛经等有所感悟,沉浸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东方哲学的智慧通达。古圣先贤的教诲犹如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整个内心世界。我感恩我是一个中国人,陶醉在书山墨海中,在心灵的净土上默默耕耘,我将一直走下去,用自己的一生,笔秃千管不为奇,墨磨万碇未足珍,诗书读破无数卷,笔下方有鬼神功。


孙玉凤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