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古典情怀?

 Pioxaxa 2016-05-04

背景音乐:《爱情鸟》

文|泉涌君

各位书友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这本书一共8个章节,一个间奏篇,一篇结束语,可以每天读两章,早读1章,晚读1章。建议今日早读读完间奏篇,第69页至80页。


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和作家们认为,古典时代的成就是不可超越的,是臻于完美的。古人与现代人的成就孰优孰劣,世人辩论长达两百多年。直到17世纪,科学革命证明了希腊人关于太阳、地球、星宿的观点是错的,争论才停息。但是就某些特定领域,诸如哲学,我们回望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依然会油然而生“古典情怀”。



01  三大哲学大师奠定欧洲思想文明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造就了西方的思想文明。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苏格拉底最为人所知的特点是他对一切进行理性质疑。在与对方不断地辩驳中,发现对方的逻辑漏洞。对方或许修正自己的回答,苏格拉底又会再次发现逻辑漏洞,接着是更多的询问,更多的修正,达到耕耘心性的目的。苏格拉底认为耕耘自己的心智,会使心智清明而敏捷,终究会掌握到真理。


苏格拉底因批判民主,得罪雅典的统治者,以藐视神明和腐蚀年轻人道德的罪名送上法庭接受审判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本有机会逃跑,但是他拒绝了,“既然我不能永远活着,那又何必苟且偷生?”之后苏格拉底服毒自尽。


柏拉图的经典譬喻


柏拉图发扬了苏格拉底的观点,他认为我们的感官经验都是不真实的,感官背后一定有一个完美理念的影子。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即使像正义和良善这样的抽象概念也以完美的形体存在于某个地方,必须透过心智和精神的锻炼,重新发现这个完美。有人说,自柏拉图以后,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无非是柏拉图的注脚。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将有关自然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做了极好的整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宇宙观就是他的学说,虽然在17世纪被推翻,但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清晰思考的理论迄今犹存。他提出三段论,从一个大前提(概述)和小前提(明确叙述)出发,推出结论。三段论至今仍是逻辑学的经典范例。


02 医生始祖希波克拉提斯


现在我们都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始祖,医生的始祖就是雅典辉煌时期的市民希波克拉提斯。他秉持理性去解释疾病,认为疾病和魔法、巫术、及天谴无关。他对医生的责任严格要求:谨慎、有医德、时时以病人的福祉为念。现在进入医学院的学生都要宣誓遵守他所提出的誓词,它们被称为“希波克拉提斯誓约”。

不过,希波克拉提斯的一个大错误也让西方医学背负沉重的包袱。他提出人体含有四种主要液体: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并认为人体是否健康同这四种液体的平衡有关。19世纪前的医生都依靠这种理念行医,比如放血治疗。这在某方面延缓了欧洲医学的发展。


03 《查士丁尼法典》赋予欧洲法律精神


希腊人几乎在所有学问上都胜于罗马人,除了法律。罗马人在希腊人的基础上扩充律法,并且会吸收整合其他民族的法律。罗马的法律属于自然法,致力于公义的社会都遵循这套以自然为源的终极规范。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下令汇编《查士丁尼法典》,这是公认最完整的罗马法典。这套法典于11世纪重见天日,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这套法典包罗之广、涵盖之细,它为所有人的交易定下公平公正的原则,集中反映了契约精神,对后世影响颇深,赋予了欧洲文明法律精神。


04 比翼齐飞的轴心时代


回望那个遥远的年代,我们会发现不同文明几乎同时迸发出璀璨的光芒。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东方的孔子、老子;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的释迦摩尼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人类文明精神获得了重大突破,至今都无法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