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没有比玳玳更香的花了。 我院子里有好几种开花极香的花,暮春的木香、含笑,初夏的玳玳,盛夏的栀子和茉莉,秋日的银桂,还有一个春夏秋都有花儿的白兰,都能香一个院子,有意思的是,它们都是白色花。 玳玳是在一个路边小摊那儿买的。 我曾在市里开一间茶店,因为店里需要一些花草点缀,路上遇到花卉就会购买。上海的路边除了挑担卖一些特殊水果的,也有卖花的,不是鲜切花,而是盆栽。那时候,我常遇一位中年阿姨,有时候在永嘉路碰到,有时候在岳阳路,偶尔在襄阳路,反正她总在那一带溜达,那儿马路窄,社区老,幽静,车少,城管也少。我在她哪儿买过一盆建兰、一盆墨兰,好几种薄荷和迷迭香,都养的挺好,还买过一盆灵芝,盼望着长大,放家里一段时间后就被虫蛀了。买过玳玳,养到现在。跟她熟络了,有了院子后,还问她买过一些花草,多远她都能送过来。 我仔细替她算过,这生意还真没什么赚头,要是遇到爱花的城管,恐怕好几天的生意都得白跑。想要让城管管不着,摊位就得一直流动,担子一直在肩膀上不落地。 玳玳好养,我搬过一盆放在杂志社,开花的时候实在太香了,编辑们时不时去闻,慢慢也就喜欢上花草,也会热心去浇水。几年后,盆不够大了,也结不住果,就拿回家种到了院子里,当年就疯了一样长,也终于结上了果子。 玳玳之名本来有代代的意思,它年年开花结果。第一年的果子青色,就乒乓球这么大,长不熟,第二年有新结的果子,但旧年的果还在,熟了,变黄变大一些,第三年仍开花结果,前年的果黄熟,比拳头还打,此时树上有了三代果,青的黄的,小的大的,有时候还可以有四代,所以名玳玳果。代换用玳字,美好,玳乃玳瑁,黄褐色。 不过,去年来了一趟寒潮,三代果子尽数落去,一个不剩。好在暮春的风一吹,花又开了,依旧香,能醒春困。 玳玳其实是一种酸橙,或者说是酸橙的变种,也叫代代酸橙或玳玳酸橙,皮厚而糙,肉少,当作水果是不行的,但果皮却是可以泡茶,我在浙南山区的畲族人家喝过。玳玳这种果树山里野生的多,畲家房前院后都有。我进他们家门,给泡一杯绿茶,然后去房前摘一个玳玳果,切几片果皮到杯子里,绿茶即别有风味。 玳玳在国内实没多少用途,闻香观果。酸橙倒是有些用途,比如黃皮酸橙,用来制作中药枳实及枳壳。酸橙在异国他乡,更是大展宏图。比如著名的科隆水,它的基础香就来自酸橙花的精油。在国际上直接叫橙花,在蒸馏橙花油的过程中还产生一种芳香怡人的橙花水,非常有名。 玳玳或酸橙一类在西方一般都被叫苦橙,意思就是这东西不好吃,没法吃。但酸橙并非西方原产,一般说法是十三世纪的时候由阿拉伯商人从中国引入欧洲。这种在东方并没有太多用途的植物,到了欧洲广受植物学家好评,经过杂交选育(有一种说法,西方的苦橙其实就是中国玳玳,它们在植物形态上的一些差异,就像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样),到了十七世纪已被地中海北岸几个国家广泛使用,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的药草学和芳香疗法中被广泛使用,比如当杀菌水,当然现在听起来有些奢侈,因为橙花精油并不便宜,现在更多的是用在美容品和香水中。 另,在一些法国产的香水和化妆品中,看成分或配方,常有一个词 'petit grain',不要误以为是小谷粒,这其实是指橙叶精油,是从酸橙初发芽的嫩叶中蒸馏的。橙芽小小如谷粒,所以名 'petit grain'。 橙叶提取的精油多用于男性香水,而橙花好像更多的用在女性香水中,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百货大楼的香水柜台一种一种试用过来看看。 最后附送一张我早上拍的院子里的樱桃 折了樱桃枝,肥了八哥鸟 |庭前花未開| 有关植物的东拉与西扯 缘起花花草草,多身边发生,总带些干货 近日开始整理,即将结集成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