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实证科学 ———周易预测学对现当代医学发展的意义
许孜奕
摘要:
人类的医疗科学发展至今日,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DNA基因检测,也已能够对人体未来的有可能发生的疾病做出提前预测。但是我们对自身的运转和发展规律的认知还非常有限,现代医学还无法彻底知晓我们何时生病,为何生病,我们一生中会生多少病,哪些病,我们何时寿终正寝,我们的健康究竟被哪些因素所左右?
中国哲学与科学宝典- 易经认为:天人合一,万事万物间均有内在联系,均在自我地进行调整,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以达到平衡态。人体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也受自然发展规律的支配,需达到平衡态,才能具备健康的条件。周易不但是中国古典哲学与传统文化的源头,也对中西方的科学发展做出巨大的指导性贡献。
周易预测学在周易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历经千年的不断完善,已能够对人类和万物的发展轨迹做出精准判断与预测,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落实与运用。如果我们能将中国预测学的成果运用在现代医疗上,将对人类医学的认知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和贡献。
周易学者潘昭佑先生十年磨一剑,结合四柱八字预测,总结整理了完善的人体健康规律的理论体系,将易理与实践结合,易理指导医理,不但把中国预测学的落实运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将对现当代医学与最前沿的实证学科研究具有相当的启迪作用。
潘昭佑先生系统完整地把周易理论落实到命理运用,其50亿字的巨作《铁板神象》记录了每个人的富贵贫贱、吉凶夭寿、疾病的状况和发生年龄段。你的一生在《铁板神象》中有记录。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工程,相形之下,金字塔、长城的工程真是微不足道。
目 录
一、 易经是人类科学的总纲 …………………………………3 二、 易经指导科学实践 ………………………………………3 三、 周易是什么?…………………………………………… 5 四、 周易与黄帝内经 …………………………………………6 1. 博大精深的黄帝内经 ……………………………… 6 2. 内经的局限与现代医疗的痛点 ……………………. 7 五、 周易预测在疾病诊断上的落实与运用 ………………… 8 1. 周易预测学 ………………………………………… 8 2. 八字易理对人类疾病的预测与监测 ……………… 9 3. 潘昭佑运用易理在疾病预测诊断与治疗上的案例… 11 六、周易预测学在医疗领域的功能展望 ……………………… 12
一、 易经是人类科学的总纲
《三字经》曰:“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现在连山易与归藏易已经失传,只有周易渊源流传下来。易经是古代帝王与政治家的必修之术,被称为“大道之源”;它也是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想的源泉,被誉为“群经之首”,是研究中国国学的学者们的必读经书。易经的象数思维,既能抓住万事万物发展规律的抽象理性的本质,同时又能囊括丰富而博大精深的内涵。迄今为止,所有易学的资深研究者已经达成共识:易学是人类科学的总纲,是认识一切存在的总纲,也是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哲学从来都是基础科学的引导,易经也概莫能外。易经对于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已经为不少有远见卓识的易学家和科学家们所认识。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称:“易经是纯而又纯的科学精华”。
黑格尔赞叹:“易经的卦爻符号,是极抽象的范畴,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 瑞士最卓越的心理学家荣格对易经的高度评价,说:“谈到世界人类之智慧宝典,首推中国之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
二、易经指导科学实践
在西方的实证科学领域,易经扮演了不可磨灭的角色。莱布尼茨是德国著名数学家与通才,现代计算机科学与互联网基础的二进制的主要发现者,他认为易经的阴阳思想与自己的二进制不谋而合。在法国黄家科学院备忘录上,莱布尼茨发表了《二进制运算的解释》,所用的例子里,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和0——7八个数字的二进制表示的对应。莱布尼茨将二进制看作“宇宙语言”,但他的二进制系统却无法与后天八卦图建立联系,他只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八卦图的内涵远非二进制数系可以完全模拟。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和中国文化教授席文说:“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周易在自然哲学中的应用,我们就会发现,它最常用于的是对变化作能动的解释。周易的语言是极有意义的专门语言,它比现代科学所试图达到的,要更为有力。在没有努力透彻理解它以前就把它当作科学发展的阻碍而加以排斥,这是令人遗憾的。”他认为,恰恰是"周易"“把人类广阔经验联结在一起。”
1987年美国海军天文台的罗伯特·哈林顿宣布: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这是客观存在,毋庸置疑的。但是最早预测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旅法学者刘子华先生,他于1940年在巴黎用易经八卦原理推算出了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并且计算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密度为0.424,轨道运行速度为1.689公里/秒,对太阳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以179年为周期绕太阳旋转。他的"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的论文使世界震惊。巴黎大学哲学系主任,论文审查委员会主席爱米尔卜勒耶说:“他费了许多考证和智慧显示出现代科学与纯直觉的知识构成的中国古代科学有深奥的吻合”。法国仆尔日天文台台长摩尔称:“其博士论文为我们指出了中国古圣贤的宇宙科学,竟如何与最近四个世纪中若干代学者耗尽艰辛所得的结果相吻合”。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依据阴阳学说提出互补性概念和并协性原理时,总觉得语言叙述不能充分表达原意。1937年来中国讲学,在孔庙看到了用阴阳鱼构成的太极图时大为惊讶,认为太极图是他的思想的最恰当的表现,因此选中了太极图做他的族徽,象征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牛顿力学被量子力学所代替。
举例来看看周易原理与现代科学的同构性。 1、 阴爻“――”和阳爻“——”与二元算术的“0”和“1”对应。 2、“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为象,四象生八卦”与微积分学中的“微分”,反之是“积分”、数学二项式原理、宇宙代数学、宇宙生成理论、混沌理论等相呼应与吻合。 3、伏羲八卦次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门氏化学元素周期率,各元素外层电子数由一到八顺序排列,八个为一周期。 4、八卦排列组合成64卦,生物遗传密码脱氧核苷酸DNA组合成64个碱基对。 5、否极泰来、阴阳消长等阴阳学说原理与旱涝预报、地震预报、细胞癌变机理 等相对应。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 盛衰消长的变化。 6、光学码盘与"易图"原理一致。 7、易经的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与现代物理中的矩阵理论吻合。 8、八卦图与强子八重态对应。 9、太极图表达玻尔的并协互补原理。
60年代以来,世界上重大科研成果共有14项,其中12项皆源于《易经》原理。这些项目是: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分形几何理论;一元数学理论;物元分析理论;天地生偶次序;全球地质构造吕德斯线;地球经络穴位理论;地球自然节律;自然同期可公度理论;生物全息律;宇宙全息论等。
因此周易模拟天地,道法自然,其中蕴含了大量科学的基本原理,不但对中国古代科学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推动力量,而且对世界近代科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它还只是被小部分精英学者以及开放理性的科学研究者运用。作为中国哲学源头,有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的对应与象征意义的易经,对我们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以及可以做出的巨大贡献方面,还远远未为学术界、科学界、以及大众所充分认识。中国更多的文化学者还停留它的思想与文化功能层面,民间占卜人士则用它的预测功能作为谋生的工具,而绝大多数民众则是在对其毫无了解和认知的情况下,主观的有着迷信违心等负面联想。
更为遗憾的是,周易最为重要的认识客观存在的预测功能,千年来一直被学院派学者扭曲误解,被民间学者争议不停。
三 周易是什么
周易涉及天文、历法、星占、河洛、八卦、 五行、干支、 风水,中医等等纷繁复杂的庞大内容,所以易经阐述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起源、生长、发展、变化、消亡的所有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周易呢?我们先来理清一下概念。
周易学者潘昭佑多年潜心研究,对此有非常精彩的解释:
易经以太极、阴阳为主要内容,以易经理论为依据,从而认识太阳影响地球的规律, 其全部变化过程称为周易。
周易之“易”为变化,也是指变化规律和变化阶段性的状态,而“周”则带有全面的,周而复始的涵义。周易指的是一个周期的全部变化,是太阳影响地球的规律状态的全面反映,以及循环变化全过程。
周易是认识世界、认识存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它描述了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规律的落实状况。
它以存在为整体、为太极。
它以构成太极的两个对立因素为阴阳、为太极的构成。
它以阴阳状态反映存在的状况,以阴阳两个因素的变化为太极状况的变化。
“周易”实质内容是阐述以太阳影响地球,以地球受太阳等星体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规律,以及产生的冷暖变化过程。该过程的表述方式为后天卦。
冷暖变化状态的程度被划分为“四象”;地球纳阳止阴的加入而形成的冷暖循环变化过程被规约成“五行”;以“生克”表示存在状态的肯定和否定;阴阳存在、五行生克变化为周易思想以及其术数落实运用的主要依据。
后天卦则是以阴阳二气为主体内容,用阴阳、五行、干支等易学所规定了特殊意义的符号表示出阴阳二气变化全过程。
该观点很好地阐释了在周易学说中天体运动对地球以及万物产生的感应与影响,以及其中包含的我们认识世界的原则、规律和依据。阴阳五行的运动,统领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一沙一世界”,人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整个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其运势也必然顺应宇宙时间与空间运行的节律与法则而起伏,并丝丝相扣,步步对应。
由周易而衍生出的各种思想与著作,包括各流派的预测术数,便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了,它们以各种方式模拟人与万物在自然界中的对应关系以及命运发展轨迹,并指导人们把握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趋吉避凶,从而获得美满生活,其中《黄帝内经》便是一部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表述健康养生思想的巨著,也是千年来中医实践的理论源泉。
四、周易与《黄帝内经》
1. 博大精深的《黄帝内经》
周易在人体健康内容上运用落实有中医。以周易定性的中医,是以中和平衡为依据的医学。《黄帝内经》是中医的部分认识。
《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内经以周易的天干地支60甲子与阴阳五行学为原理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同时也揭示了治疗的大义:正治反治- 即协调阴阳,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此为周易中阴阳五行平衡为用的原则用在疾病治疗上的落实运用。不但如此,内经也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认为生命现象来源于生命体自身的矛盾运动,认为阴阳二气是万物的胎始。对整个生物界,则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的产物。内经也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在治疗的方式上,内经也体现了人体与天体运动的对应关系。如有论: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这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
内经还用取象的方式,将天干地支与人体器官精确对应,并用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之理模拟人体生理机制的运行模式和五脏六腑的工作原理。如:丙火对应眼睛、头部、心脏、小肠等;戊对应胃、消化系统、牙龈、肌肉等;庚为大肠、骨骼、月经等;壬可视为膀胱、生殖系统、泌尿血管、腰肾等。旺木克土为肝阳犯胃,必导致胃酸胃痛;金水过旺必有泌尿系统的疾病。因此周易中60甲子天干地支生克耗泻的关系愈来愈被资深中医学者所重视和研究。
2. 内经的局限与现代医疗的痛点
但遗憾的是,内经虽被中国人誉为养身,养性,养心的圣经,代表中国古人对生命健康与疾病成因认识的最高成就,指引着中医千年来的发展,但它更多体现的是生命健康长寿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论。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在对疾病的精确认知和具体治疗上依旧有诸多无能为力之处,包括对疾病的预防上,虽提出不少精辟的养生理论,也有防微杜渐的措施,但终究局限于对人体疾病和隐患不能很好的预测,因此无法做到精准的预防。
对于疾病的预测,不仅在中医领域没有被深入研究,在世界范围的西医领域,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现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科技发展,也止于对DNA的研究和通过基因的检测来探究人体未来有可能存在的疾病与隐患,但是人类现有的诊断科技还远无法精确定位每个个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薄弱环节,以及在生长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岁运的不同,必然会出现的疾病,以及疾病的成因、轻重、是否死亡等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则是真正代表了人类对自身,对疾病,对生命运行轨迹的最高认知,也是降低各国居高不下的误诊率的终极医疗手段。
所有的医疗诊断对于疾病来说都是滞后的。有资料报道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肝脏坏到50%时,到医院检查指标正常!肝脏坏掉90%以上时,才叫肝硬化、肝腹水,肝癌! 血管堵到50%时,医院检查指标一切正常,只有堵到80%以上时,才能检查出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肾脏坏掉50%时,医院检查指标似乎一切正常,只有两个肾全坏了才叫尿毒症,透析!
并且,全世界医疗领域的误诊率的比例也让人瞠目。疾病治疗通常通过中医或西医的望闻问切以及各项仪器检测等常规手段进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的病人中,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医生的错误诊断和不合理用药。按照此比例,中国每年死于医生误诊病人有200万左右。据公认的数字,中国县医院的平均误诊率是45%,全国一流医院的平均误诊率是25%。美国研究证实: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体系与人的健康没有太大关系。西方承认医院有百分之45%的误诊。英国研究证实:有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好的措施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美国研究证实:有30%---40%的手术根本不需要做。 潘昭佑曾说:西方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不足,西方医学认识人体疾病就先天的不足,治疗更无从下手。西方承认医院有百分之45%的误诊,这是不实事求是的说法,他们把遮羞布扯得大了很多。
再者,由于疾病治疗成本日益高涨,各类养生话题与措施层出不穷,但由于普通百姓(包括绝大部分医师)对个体体质无法精准了解,养生不得法,从而花费大量金钱与时间而无法取得切实的效果。在不了解自身体质的基础上谈养生是无效的。
美国在人体DNA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最近关于“精准医疗”却有这样一番言论:
精准医疗中临床诊断的特点就是能快速便捷地检测病人的遗传多态性和基因突变。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发展,促进了大型基因组片段或全基因组测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然而这种有价值的技术也并非没有批评者,有人怀疑这种技术的好处被夸大了。由于缺少可用的治疗手段,NGS揭示的信息也变得无关紧要。另外,NGS也无法提供所有需要的信息来满足临床需求,我们往往还需要其他非基因组检测方法来获得更加确凿的诊断评估结果。
上述观点总结了中西方现代医疗的两个痛点: 1)即便是最先进基因检测手段也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满足临床需求。 2)如缺乏可靠与可用的治疗手段,即便有准确诊断信息也无法治愈疾病。
鉴于此,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周易在预测学上成就,也许就是一把打开人类生命密码的金钥匙。
五、周易预测在疾病诊断上的落实与运用
我们出生的时刻受何些因素影响? 我们是否出生就带有一生的健康与疾病信息? 阴阳五行如何与人的命运和健康如何对应? 我们的生命境遇与运行轨迹究竟被什么左右? 我们是否握有预知未来,把控健康的钥匙? …… 上述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1)疾病可否预测?2)疾病如何预测?
1. 周易预测学
周易经过千年的演绎,在预测领域发展出繁多的分支,如文王卦,六壬,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等等,也衍生出百花齐放的各名家流派,其门类之多,涵盖范围之广,远非西方的星象学可以比拼。这些术数测算已被广泛用于算命,看相,风水等不同领域,但本质都是利用阴阳五行理论体系对人与自然界的命运发展轨迹进行预测。
在这些术数中,以四柱八字为涵盖内容最为广泛,也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最为精准的预测体系,它以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结合,通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的八个字之间的刑冲合害关系,推测人们事业,健康,情感,家庭等等庞大内容。
周易是人类科学的总纲,用类比和对应的手法,揭示及其丰富和重要的生命信息。在对人类疾病的预测上,四柱八字通过阴阳、五行、干支、十神等29个因素之间关系和发展变化,揭秘了人在出生时带有的健康吉凶信息。这些信息使人们在对疾病的判断上超越现代仪器,也超越现今医学所能达到的最高诊断水平。正如潘昭佑论述的易医关系:易学指导医学而使高明的易学家认识疾病永远高于医学家成为必然,因易学为道而医学为术,所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道高于术为不容置辩。
2. 八字易理对人类疾病的预测与监测
首先,对于疾病可否预测的问题,周易预测学已经给予了非常明确的答案。
潘昭佑运用易理常识精辟阐述了疾病预测的原理。
人类吉凶应事是人类的生存要求与周易理论类比的方法而获知,周易理论通过类象的类比方法落实吉凶和具体内容,这为取象。取象的准确和其使用范围划分恰当,是准确断应事吉凶和内容的方法。那么都有些什么取象方法呢?本象(阴阳象、四象象、八卦象)、物象、事象、现象、意象、法象(象与实际结合,反之也是实际用象来概括表述)纵横交错类比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而共同构成命局的全面信息。
八字以太极为存在,而阴阳、五行、干支为构成存在的29个元素,其平衡状态决定太极的吉凶状态。
潘昭佑运用阴阳平衡判断方法类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定位了人全方位的吉凶夭寿。如其经典的对于个体寿命的论述:
论寿命的根本理论在于太极理论、阴阳理论。八字为一个太极其中有阴阳二气,一气消亡则另一气也随之消亡而太极消亡,即生命结束。对于阴阳失衡成偏的命局直接以阴阳气论,阴阳二气都有力的命局则以气的阴阳生死循环论,诀曰:失衡之局阴阳断,寻常之局气循环。
那么,易理又是如何运用来诊断健康,预测疾病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在四柱命理中有关身体类象的学说:
四柱宫位也代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年柱离日柱远,代表腿、足、四肢;月柱代表人体的躯干部分,如脊、肩、背等;日支代表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如五脏、六府、心、脑、髓;时柱是代表与外部相通的人体器官,如头、面、手、眼、嘴、耳、鼻、生殖器、排泄器等。
民间有诗曰:要想四柱断疾病,分清宫位干落宫;甲在年上头有病,落在月上手臂疼;乙在年上神经病,脖颈也会时常疼;落在月上肝胆病,落在时上关节炎……
而在对疾病的诊断所用的方式,则是潘昭佑所说的象数理占:
我们断八字应当以象数理占相统一的方式,来全面反映命运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象数理占是指象数的客观存在,理为抽象理论,即认识存在的方法,占为通过理认识存在的推断,所以理占的内容首先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
一个八字的组合构成所显示的象数就为此八字的特定信息存在。这个存在是客观的,是八字的主体,也是信息的来源。
比如寅月余寒重,因水出木不受水而自知肝阳不足,而落实在不同宫位而所表象不同,在年柱为头而可能精神疾病,即使在其他宫位不至精神疾病而也存在抑郁寡欢的精神不佳状态,实质都是木不受水而肝阳不足所致,而通过提升肝阳、抑制水寒,身体状态趋吉,情绪状态自然回归正常。
如某女年月水木旺强,甲子日丁卯时生,这个丁是伤官,伤官是十神,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卯是阳刃,这是神煞,这个大家也懂的,时辰宫是子女宫,也是人体的下肢。女人伤官为子女,配合时辰宫位,就两点就可以锁定无疑,这个伤与孩子有关,生育有关,如果伤在年上,那就是奶奶了,这就是宫位如何配十神问题,确定了丁伤时孩子,而卯是刃,也就是孩子坐刃上了,那就可以断出,生育不利,有损子女之事,那么卯的意象又是肢体,腿,而时辰宫位又是小腿部分,卯为刃,顶伤官,与日支子相刑,这就可以断小腿有伤,伤官盖帽多有疤痕,又甲子刑丁卯,这是刑克,子是印,印可以为车,也可以取象因车致伤,又这个子在日支位置,子的意象本身为水,为女性子宫,生殖等,配合到宫位,日支是人体的骨盆区域,所以又可以断妇科健康多要注意,刑下易手术损伤,有疾患。
又如夏季火土重,根据太极原理,火土一气必然导致水气受制。癸水为肾,主气。土克水为肾气不能推动血液流动,为血液淤滞之象,肿瘤,癌症也是这样形成的。“癌”古义通“岩”,“病证名:凡结块坚硬如石,表面高低凹凸不平,象山岩一样,溃后状如岩洞之体表恶性肿瘤者曰岩”古人造字很有讲究,该癌症的关键点在“土”上。如下命例: 某女:戊 戊 庚 庚 戌 午 申 辰 大运甲寅,流年丁丑,该年十月命主患鼻癌,医治无效去世。命局生午火月,火土重,金水为用神。八字中辛金代表呼吸系统,在年柱是头部,在月柱是肺部,此造年柱戌中辛金用神被伤,土重,有肿瘤象。甲寅运天克地冲,引动禄星,禄主身体,此运有大病之象,丁丑年,午丑穿,辛金被克,丑戌刑,引动戌中丁火克辛金,命局用神全部被伤,故该年救治无效死亡。
再举一例如下: 某男: 壬 辛 乙 壬 戌 亥 未 午 局中亥水被年日支土克论吉,但亥未合木反坏了土气论凶。木局生午火吉,午火被壬水盖头凶,木不受水主血病。局中有辛金生水、克木的组合,壬子运庚辰年木火受制,结水局透壬水而干伏火气被伤,子冲午、辰冲戌则局中火气全伤,大凶。
所以,运用八字易理的类比取象法,不但可全面判断人的健康状况,更可精确诊断疾病发生的时点,内容,成因,以及发展结果。这无论是中医圣经-黄帝内经,还是现当代最前沿的西医与生物科技都无法达到的诊断高度,也是周易预测学能够对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的最具价值的临床信息。
3. 潘昭佑运用易理在疾病预测诊断与治疗上的案例
全面透彻地知晓疾病的种类,疾病来临的时点与成因,才可真正的对症下药,达到一针见血,直中靶心的效果。
正如潘昭佑所言,病来如抽丝,病去如山倒,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应该是几味药甚至不需用药就能一发千钧,治疗疾病于弹指之间。一碗毒药能致命,一碗汤药也能救命。
潘昭佑不断用易理为指导,建立“求善还真”会馆,进行养生保健,怯病除疾,改善健康的实践活动。他的学生详细记录了他的一则个案。
2015年丙戌月戊午日(10月9日),来了一位中年女子危重病人,其生辰八字如下: 壬 庚 乙 丁 子 戌 酉 丑
据其家人所述:今年9月,突发腰痛,躺床上起不来,经北检查,诊断为肺癌晚期,癌细胞转移到肝、肋骨,腰,腰部肿瘤压迫神经,导致站不起来。北京某大医院建议化疗治疗,说是化疗一年,能活一年。家人希望潘老师能给予帮助。
经师父潘昭佑点拨,医学弟子朱梓佑论:命局金水重,火弱。丙午运水伤火成立。日主为乙木,木不生火则为生病象。乙未年禄落实,为日主身体。时柱为腿脚,地支午丑穿,丑未冲,为腿脚神经受伤站不起来,木受金克为疼痛明显。天干见庚合乙,地支未戌刑,辛金为肺,乙木为肝,此为肺上肝上的问题。
病人初到会馆时,躺在家人的面包车里,根本无法坐起。安顿下来后,躺在床上,依然呼吸急促,一喘气就感到肋协部剧痛难忍,不能翻身,上厕所很困难。为此,求善还真确定的调整计划是:药物与调整并进,力求七天能走动,三个月基本好转,六个月康复。
用药方向:温肺提肝阳。开始用药不能重,开出暖肝煎,让病人先服5副药。 暖肝煎:当归9g、枸杞9g、小茴香6g、肉桂3g、乌药6g、沉香3g、茯苓6g、生姜5g
丙戌月己未日,第一副药物下去,病人眉心下至鼻尖部出现黑色病气,眉心为肺的反应区,向下依次为心,肝。丙戌月庚申日(10月11日),患者凌晨两点竟然自己起床上了一次厕所,实为一大进步。早晨咳出痰,带鲜红血丝,病气在脸部散开,脸色偏晦暗。自述服完药后感觉一股热气直冲头顶,身体、手心微微发烫。现已感觉肋协疼痛明显好转,呼吸顺畅多了,讲话能成句。她笑着跟我们说,上午还因小事跟丈夫吵了一架。
潘昭佑并非医者,而只是一位精通八字预测术的周易学者,却也能在参悟易理真机后,游刃有余地为他人指点健康隐患,并结合中医弟子的治疗,改变了不少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命运。知命才能改命,知病才能治病,易理揭示个体体质状况与身心特质,以及所有疾病在流年岁运的节点上发生的细节,这样医者才能更好地运用内经中的理论为患者排忧解难。
只有在未卜先知的情况下,人类才能真正的预防疾病隐患,免于病痛之苦。在防治未病方面,八字预测学终将产生深远影响。 .
六、周易预测学在医疗领域的功能展望
长期以来,中医有效还是西医管用一直是医学界乃至患者都疑惑争论的话题。中医以周易的哲学思想为源头,注重宏观思维,将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机体之间各部分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下相互影响与作用,并强调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西医以自然科学做基础,注重微观与实证,更多依赖于生物科技与精密仪器的进步,也是各种现代学科跨学科交叉合作的成果。两者各有所长,在中国的医疗实践中相互补充,相互借用。
很多人认为中医不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与实证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科,因此不具备客观性与先进性。这是因为公众对周易中存在的科学思想一知半解造成的。周易是人类科学的总纲,是认识一切存在的总纲,也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它对宇宙,对人类的发展规律的客观模拟,以及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不断在西方的科学研究中被证实,被用来做指导性理论。它给中西方的科学进步带来的成果已经不可否认。以易理为总纲而编写出的黄帝内经,以其辩证方法,整体系统方法,更是在千年来的中国医学实践中不断被运用,不断被验证,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好的教科书。大科学家钱学森在一篇文章中断言: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两者都各有所长,都对人类健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也都被人类对自身的发展规律的认知,对疾病整体的认知所局限。它们都无法解决中西方现代医疗的两个痛点: 1) 即便是最先进基因检测手段也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满足临床需求。 2) 如缺乏可靠与可用的治疗手段,即便有准确诊断信息也无法治愈疾病。
西方现代流行的生理学,实质上是死理学。这些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来自于对死尸的解剖和对动物的实验,其理论要是运用在人的身上,是相当有问题的。这才导致现代是医学越来越发达,病越治越多的情景。
中医也无法解决现代医疗中存在的大量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
而潘昭佑运用周易预测术,在对人类疾病的预测与监测以及对症的治疗上,把医学领域对人体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对于现当代医疗学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其可解决的两大难题如下:
第一、可根据人的生辰,排列出自身的健康隐患,以及以一生为期限必然会出现的所有疾病。这些信息将解决即便最先进的基因检测手段都无法提供的满足临床需求的难题; 第二、根据人的生辰,精准分析个体体质与疾病成因,然后在对病症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才可结合内经的中医理念,辅之西医知识,总结出可靠与可用的治疗方式,对症下药,恢复健康。
如果潘氏理论能以各种技术手段开发成实际治疗实践中可运用的工具,如诊断软件,手机APP,保健手册等等,那么医疗界的误诊率必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健康也会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证。
潘昭佑在祖先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默默研究与工作,终于开花结果,系统完整地把命理的理论落实到运用,其50亿字的巨作《铁板神象》记录了每个人的富贵贫贱、吉凶夭寿、疾病的状况和发生年龄段。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工程,相形之下,金字塔、长城的工程真是微不足道。
如果我们不加重视,盲目地将之归为医蛊神道范畴;如果我们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缺乏远见卓识,缺乏开放态度,那么中国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最为宝贵的哲学、科学、以及医学遗产,或将永远消失在历史之中,潘昭佑先生为追求真理和人们的健康福祉而日益精进的奋斗成果也无法为社会造福。如果我们因狭隘的偏见,不肯深究和证明这些知识,而与历史上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擦肩而过,我们会总有一天为为自己的愚昧而痛心疾首。
参考 1.《黄帝内经》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关于开展人体科学基础研究》,钱学森 3. 《浅谈易学与科学的关系》,瓷都小编 4 《八字理论方法》,潘昭佑 5. 《易医同源,易理指导医理》,孙天龙 6. 《用命理来治病,还中医神奇》,朱梓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