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2年以前,我大概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写文章教别人学习英语的方法吧。希望我的故事能让大家受一点启发,在学习英语的这场持久战上少走一些弯路。 在说我学英语的方法之前,想先讲讲关于自身学习的一些小故事。
我受到的三次暴击
我在初中以前都没有系统性接触过英语。浙江省小学的时候英语就是必学科目,但是教的东西都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够用于打招呼的句型,以至于我刚进入初中的时候,口语是班上倒数的。
杭外的英语课是全英文的,这对刚去的我来说几乎是一个灾难。记得初一的第一堂英语课,我的英语老师挨个用英语向我们打招呼,问我们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到我的时候,整个就是一脸懵逼。
“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 老师问我。
当时我这种英语渣渣当然是啥都听不懂了。
“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 老师又问了一遍。
我紧张得不行,又觉得站在那里全班都看着我懵逼实在太二了,于是就硬着头皮说: “I’m fine, thank you.” 心想,第一句问的肯定是,你好吗,对吧。
然后全班开始笑……才刚开学就给同学们留下了“智障”的印象。
后来,因为觉得受到了“侮辱”。 都说羞辱是人最大的动力,于是我决定好好开始学英语,当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英语资料,其中包括那套能飞英语学习软件初中版的,是我用得最多的。
可能因为方法用对了本身也比较有天赋,半年后我就成功反超大部分同学,初二的时候当了班里的英语课代表。我当时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立了里程碑,但是我还是太天真,其实对英语的理解非常表层,也不懂深层的应用。
到了高一的时候,因为去了杭外准备出国的班,班里同学都是初三的时候就把新概念英语基本都学完了。所以我的英语在开学的时候又成了垫底的。
但是讲真的,如果出国想要去个好学校,最重要的就是英语。当时我们使用的是英国a-level的英语教材,反正我只记得自己每次看稍微难一点的文章就是一个脑袋两个大,考试的时候全凭感觉,居然考得也不算差,可能是平时有精看美剧的功劳。
但是毕竟我起步晚,基本功还是比我的同学不扎实了不是一点点。
到了高二,准备要考托福和SAT出国。托福就是考英语,SAT虽然说是逻辑测试,但是如果英语不够好,就轮不到考逻辑这一说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刻苦准备了一两个月的托福之后,高二的时候我自我感觉良好,在11月去考了托福一战。信心满满以为可以上百,结果看到90分这个成绩蹲在教学楼背面的走廊里哭了一晚上。其中,听力居然19分?Excuse me?
其实我现在也不明白当时在哭个什么劲,可能就是期待太大,受到了打击。还是觉得那套能飞软件有用吧,妈妈又给我买了他的大学生版,再努力一次,这回目标是110分。听力那里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我相信,我一定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