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a)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b)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a)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b)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a)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b)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叫污泥浓度(g/L)。
SV——污泥沉降比,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可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城市污水:SV=15~30%。
SVI——污泥体积指数,曝气池出口处出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每单位质量干泥所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SRT——污泥龄,新增细胞在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HRT——水力停留时间。 初沉池:去除悬浮固体,减轻生物处理负荷; 曝气池:废水、微生物和氧气在此充分混合和反应; 二沉池:使泥水分离,去除剩余污泥; 回流系统:保持曝气池中一定的污泥浓度; 曝气系统:供氧,使污泥呈悬浮态。 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降解(去除)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未完待续) 活性污泥絮凝沉降速率计算方法研究 何志江;张源凯;王洪臣;齐鲁;尹训飞;张晓军;文扬? -《环境污染与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