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谷禅音】云水禅心

 禅艺会 2020-09-22

禅宗法眼宗祖师文益禅师因一句“云水随缘”而开悟;王维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显禅者智慧。明代洪应明著《菜根谭》有联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此联一出,因正合禅者心意而流传开来。——纯道题记                                                          

         微信同学圈里,多年不见的同学发来一音乐:古琴曲“云水禅心”,并推荐说:是净化心灵的音乐。这位同学曾很有实权,春风得意马蹄疾过,后遇挫折,人生一番沉浮后,心灵得到净化,有了禅心,可喜可贺。

        夜晚有朋友来喝茶聊天,谈及此事,朋友问”云水“为何比作禅心,我说简单地讲禅心就是云水。像云一样随缘无碍,像水一样自由自在。

       据说禅宗法眼宗的创办人文益禅师,就是因自己一句自语:“云水随缘”而开悟的。


        那时 ,年轻的文益在庆辉禅师处学习,始终不得开悟。为了悟道,他开始云游四方,一天,大雨,在寺院休息,寺中的僧人问他四处云游有什么收获?他答道:“云水随缘”。僧人道:“云水随缘啊,你真是逍遥自在!”文益听后,当下大悟。

      
        云舒云卷,水自漂流,都是随缘自在,参禅的人求悟,就是为了获得大自在,未曾留意处,他其实已在道中。
       
        与他同时代的善静禅师的那句“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那碍野云飞。”说得也是这个理。

         当时善静还在洛浦禅师处负责种菜,洛浦禅师下面有位僧人,想到其它地方游学。洛浦禅师问:“四面是山,你向何处去呢?”那僧被问得无言以对。洛浦禅师限他十日之内回答,如答对题目,可以四处游学顺带玩儿去。


       那僧人回去后,虽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答案来。一天,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菜园子,请教善静。善静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就是:“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那碍野云飞。”


  悟禅的人,心无所缚,像流水和白云一样,竹栅栏再密,山再高,也阻碍不了你,竹栅栏只能拦住不开悟的鱼儿,高山也只能挡住不学禅的山鸡,再多的阻碍,对禅者来讲,都不是个事。就像义青禅师说的:“任凭你三尺大雪,压不住一寸灵松!”


        大文学家苏东坡先生就是个得了自在的高人:"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是他要的生活。那琴是天地之无弦琴,时刻聆听天籁之音,地籁之声;那酒是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热风,秋天的清风,冬天的寒风,多醉人呀!而他就是溪里的清水和那满溪倒映的白云,活的自在啊!因为他知道:"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人就要活个逍遥。


       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深得禅意;水穷处指的是什么?水不见了。那又如何,索性坐下来,看山岭上云朵涌起:水上了天后,又变成了云,云又可变成雨,到时山溪里又会有潺潺地流水,万物轮回,生生不息啊!参透禅的人永远都是快乐的。

禅是生活的智慧,能让我们快乐自在地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