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刚国学】《射义》赏析

 清河堂主人 2016-05-05

射礼,既是学校里的课程,也是周代士大夫必须掌握的礼仪。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以“六艺”为基本内容的教学体系,实现了德才兼重,文通武备,对中国人的人格培养与道德教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春秋先贤,多重习射,述射之作,堪称经典,尤以《射义》为尊,乃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

春秋射学经典主要集中于《仪礼》和《礼记》中。《仪礼》中有《乡射礼》、《大射礼》两篇,程序规范复杂,保留了当时的射礼原貌,今人难以完全做到。《礼记》中的《射义》,短小精悍,对于现代人在大局上把握和了解射礼的根本精神是有所裨益的。现择其精要以展其文,且学且赏之。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古时候,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举行射礼前,必然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和士在举行射礼前,则必然先举行乡饮酒之礼。所谓燕礼,其目的就是要人明白君臣上下各自的本分和道义;所谓乡饮酒之礼,其目的就是要人明白长幼有别,自有天然的秩序。

“阳刚国学”秦汉古兵器陈列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从射箭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判断出射手的行为品质如何。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射箭是男儿大丈夫的本分事,所以导入礼乐来加以熏陶和教化。在各种技艺之中,能够穷尽礼乐之精神,而又能经常举行以培养德行的,唯有射礼了,因此仁德之王就非常注重射礼。


阳刚国学首倡者、顺德熙和园穆向民先生做射礼示范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升堂射箭之时,心中系念自己所射之目标,是考验自己是否够资格做父亲(人子、人君、人臣)的目标,以此来自省、自律,诚心诚意去射箭,以身作则。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榖也。饭食之道也】

——天地四方,是男儿大丈夫发展事业的志向所在,所以必须先使他有志于所要发展事业的地方,然后才敢用粮食喂养他。这就是身心养育之道。


深圳云水古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志刚先生做射义教学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射箭,体现了仁德之道。射箭要求端正自己的身心后才发射,没有射中时,不怨天尤人,反过来进行自省、自修和自正罢了。孔子说:“君子与人无所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都讲求礼让而得;非要有所争,就是射箭的时候,因为射箭讲求正诸己,羞耻于不能战胜自己,所以有积极向上的争心了。然而,这时的良性竞争更要讲求礼敬的精神,做到揖让而升堂射箭,揖让而降堂对饮,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风范和气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