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曾见过一个自制、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拥有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的人,是不会被命运击败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自控力——现代社会的安身术文 / 王宝玲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作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是性格,而不是智力。 所谓自控力,简单地说,也就是控制的能力,指一个人为完成某项任务而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它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因此,自控力又常常被称为意志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具备自控能力的人,通常善于把握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凡事都会有条不紊,最终把事情做好。而没有自控力或缺乏自控力的人,往往办不成大事,想到哪里做哪里,因此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在我们身边,缺乏自控力的人比比皆是。这类人通常整天上网冲浪、与网友聊天,沉溺于琐碎的、无关紧要的工作当中,或者找各种借口拖延工作…… 对许多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成绩落后或愚笨的孩子,大多缺乏自控能力;而优秀学生的最大共同之处,就是拥有自控能力。同样,在成人的世界中,那些成功者通常具有极强的自控力,能够让一时的欢乐或陶醉服从于长期的幸福;而失败者则往往缺乏自控力,沦为情绪的奴隶。 我们在各种培训教程及成功励志类书籍中,知道了许多取得成功的方法,但却往往无法做到,关键原因就是我们缺乏自控力。比如,我们都知道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发明电灯的例子。爱迪生曾说:“生活中的很多失败,都是因为人们在决定放弃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如此接近成功。”电灯的诞生,得益于爱迪生的坚持不懈,在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之前,他尝试了一万多次,也失败了一万多次。 从爱迪生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坚持。天赋代替不了,天赋很好但不成功的人比比皆是;教育代替不了,受过良好教育但失败的人随处可见。只有坚持和决心才是决定性的,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道理我们在儿时就已熟知,但在缺乏自控力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做到坚持不懈呢?多少人曾经在追求目标时,明知道应该坚持下去,最终却因缺乏自控力而放弃了。 成功除了需要坚持不懈外,许多其他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诚信、冷静、不拖沓等。但是,这些好习惯都是离不开良好的自控力的。如果缺乏自控力,要养成好习惯只能是空谈。综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成绩突出者,其自控力越强。只有真正能够掌控自己,才能掌控一切,战胜自己才是最完美的胜利。所以说,自控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与财富。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成功学的17条准则,这些准则被人们誉为“黄金定律”。其中,成功学准则的第五条就是“要有高度的自控力”。 在美国的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拿破仑·希尔曾亲眼目睹了一件事。这件事充分说明了自控力的重要性。在这家百货公司负责受理顾客投诉的柜台前,围着一些投诉的顾客。柜台后是一位年轻的小姐,她正在接待这些愤怒的顾客,只见她满脸微笑,耐心地指导这些顾客前往相关的部门去解决问题,丝毫未流露出憎恶的表情。见此情景,拿破仑·希尔对她的自控力大感惊讶。站在这位小姐身后的,是另一位年轻女郎。这位年轻女郎在一些纸条上写了一些字,然后把纸条交给站在前面的那位小姐。这些纸条简要地记下了顾客投诉的内容,却省略了顾客原有的尖酸而愤怒的语言。 原来,站在柜台后面、面带微笑地接待这些顾客的小姐是一位聋人。身后的年轻女郎是她的助手,助手通过纸条把所有必要的事实告诉接待小姐。 拿破仑·希尔对这种安排十分感兴趣,于是就去拜访这家百货公司的经理。经理告诉拿破仑·希尔,他之所以挑选一位耳聋的小姐负责公司这项艰难而又重要的工作,是因为他一直找不到其他具有足够自控力的人来完成这项工作。这个理由让拿破仑·希尔感到既意外又惊讶。此后,每当他因为自己不喜欢的评论感到不快时,就立刻想起那名接待小姐自制而镇静的微笑,心情也不知不觉地平静下来。 良好的自控力可以使人们在任何场合、面临任何问题、受到任何影响,都能始终如一。在我们成功的道路上,最大的因难通常不是缺少机会或资历尚浅,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人的选择包含着一种理性,只有当理由足够充分时,人才会产生自控力。一个充分的理由就完全可以构成一项动机,你可以将其作为行动的依据,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改变。而心态带来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更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