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省红色旅游2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6-05-05
贵州省红色旅游2


息烽集中营

 位于贵州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1988年,国务院公布息烽集中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贵阳市将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列为当年15件实事之一,投资400多万元修复了集中营营区旧址,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

王若飞故居纪念馆 是纪念和展示王若飞同志光辉事迹的专题性纪念馆。全部陈列共分八个部分,目前展览图片资料为125幅,实物资料47件,以若飞精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作为布展主线。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出生和居住过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代,王若飞曾祖父所建,1982年对外开放。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王若飞同志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突出了王若飞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的二郎坡,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是红军离开江西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这所普通的民房,因“黎平会议”而成为重要革命文物,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

 距离瓮安县城45公里的乌江江界河渡口是通往遵义的主要渡口, 江面宽120多米,两岸悬崖绝壁,横亘天际, 形成“乌江天险”。1934年12月31日,“猴场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立即作出强渡乌江战斗的决定。1935年1月1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3天3夜的顽强战斗,强渡乌江,击败黔军,向遵义挺进。该战斗遗址于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全程约4公里。24道拐”公路是抗日战争中国际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通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是中美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记录,现保留有“美军墙”、“美军车站”等遗迹。2006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