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广|藕的少女心,你找回来没有?

 青梅煮茶 2016-05-05


很多时候,我们记忆中都有一个小时候的味道,我只是想把那个味道找回来。

 

我是由外婆带着长大的,小时候特别挑食,吃饭也不老实,一口饭可以在口中嚼上半小时,有时还会一边吃一边在院子里奔跑。这时候她会拿出一碗奇怪的东西,糊糊地带着一股香甜的味道,她说这是藕粉。


 

上学的时候,妈妈带我去杭州,在西湖边路过售卖藕粉的摊子,缠着妈妈点了一份藕粉,发现跟外婆的藕粉完全不一样。妈妈才告诉我说外婆给我吃的是奶糕,而那清甜的香味是加了白糖和院子里那棵桂花树的花瓣。

 

后来的很多年,我都忘记了藕粉这件事。前几年妈妈生病卧床,说想吃藕粉,我去超市买了袋装的速溶藕粉,回来调给她吃,却已不是小时候的味道。

 


这几年来,我开始挖掘传统食物,偶然的机会拿到了一款手工做的片状藕粉,家里的长辈都很喜欢。这种藕粉由鲜藕打浆、过滤、沉淀,再经由人工削片,日晒而成。口味很好,能尝到藕的清香,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滤得不够细会有细微泥沙沉淀影响口感、农家生产对品质的把控不够严谨等等。所以就有了要去深入了解学习藕粉的想法。

 

藕粉传统的产区有江苏宝应、江西和湖北等。最有名的莫过于西湖藕粉,不过西湖藕粉并非西湖产的。好的藕粉有几个特征:粉细腻、杂质少、香气好,粘稠度高。


做藕粉的季节从每年十一月开始到来年的三四月结束。这个时候气温比较冷,采出的鲜藕淀粉含量高,天气一暖和淀粉就会转化成糖分。一般来说,百斤鲜藕可以制作出七斤左右藕粉,这个产量跟当年的气候也有很大关系。每当这个时候挖藕人就会从各地赶来负责挖藕,一个身手好的师傅一天可以挖二千斤藕。他们穿着连体服,先用柴油机驱动的高压水枪把藕从一米多深的藕塘的泥中冲出来,再一根根地把藕挖出水面,尽可能的保证藕的完整性。




藕粉是灵根之精粹,一斤莲藕只得其十一,制作过程极其琐碎繁复。传统制法须经洗藕、切节、粉碎、筛洗、漂粉、起粉、切片、晒干8道工序。选藕是关键,筛洗更是关键之关键,要经过粗、细两道筛,漂洗三四次,至粉淀水清为止,上除杂质,下去泥沙;切片时手起刀落,一气呵成,片片鹅毛纷纷而下,煞是好看。

 

若谷藕粉是纯藕粉,选择湖北地区产的新鲜大藕来生产,大藕的优点是出产的藕粉色泽白,杂志少。用这种藕粉冲调出来的藕糊带有强烈的鲜藕气味,呈淡淡粉红透明状。冲调出一碗好藕粉的关键是取10克左右的藕粉,用适量的凉水调匀,然后用开水快速加入,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至藕糊变透明状,舀一勺来吃,滑爽如脂,清甜爽口。




说到这不禁想到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一个笑话。某次,李鸿章去某外国使馆赴宴,饭后的甜点是冰激淋。没有吃过冰激淋的李大人,看见上面直冒气,以为滚烫的,就舀起来吹了又吹,吃到嘴里才发现不对,那群外国人便纷纷取笑起他来。李鸿章当下不动声色道:作为答谢对方的盛情,改日要回请大家到府中用膳。






几天后,原班人马来到中堂大人府中用膳,饭后,端上来一道藕粉做的羹,那羹看上去似果冻一般,无半丝热气,颤巍巍,亮晶晶。那些笑话李鸿章吹冰淇淋的西方人舀起一勺就送入口中,一入口,才知上了大当,想想那藕粉可是滚烫的开水调制而成,中国人的面子,就这么给挽救回来。


藕粉,似乎不适合卷入这样惊心动魄的事件中。但作为平常日子里的笑谈,也无伤大雅。


本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悦食中国】,授权转载及合作请与【悦食中国】微信后台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