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丽君的歌声为啥能经久不衰

 来开好运 2016-05-06

  邓丽君的歌声为啥能经久不衰



  1995年5月8日,42岁的著名歌手邓丽君猝然仙逝,令数千万歌迷震惊!5月28日,邓丽君的灵柩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的目送下,被送往台北金宝山墓地长眠“筠园”。(由于永远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去瞻仰她悼念她,从而,她的墓碑前就永远有鲜花!)这一晃儿又有22年了,直到今天,我的心中仍然无法忘记这位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歌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有机会到了福州平潭县,用银元和平潭渔民交换他们与台湾渔民倒卖过来的日立电视机、8080双卡录音机、双狮牌手表、尼龙布、半自动雨伞等。特别是随同录音机一块买过来的邓丽君演唱的录音磁带,便成了我永远也无法忘却的记忆。


  后来回到家乡,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时,走到哪儿,我都喜欢把录音机拎着,放着邓丽君的歌曲,然后再把音量开到最大到处招摇着。这样我的身后也就总会跟着一大帮毛头小子,渐渐地大家都学会了唱邓丽君的歌。也正因此,我们便经常受到父辈们的责骂,说我们听的都是不思上进的“糜糜之音”。但骂归骂,唱归唱,三十多年了,我依然没有忘掉邓丽君和她的歌声,至今还能在没人的地方,大胆地哼上几句她的歌,可见邓丽君的歌曲对我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再后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变暖,陆续有国民党老兵从台湾回大陆,听他们的介绍和带来的资料中对邓丽君的了解也增加了许多。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生于台湾省褒忠乡田洋村,那一天是壬辰年腊月十五日,星期四。童年时邓丽君家中生活艰难,她上面还有三个哥哥。邓爸爸靠做大饼,用自行车载着出门去送外卖来养家糊口。邓丽君童年时就歌声甜美,方圆十里八里的谁家有个婚丧嫁娶之事,小丽君常被邀请去唱歌。8岁时,她被送到李鹏远门下接受专业声乐培训,一直学习到13岁。这位李鹏远先生在当时可是个大名人,他创作的贺岁歌《恭喜发财》《新年好》等至今仍是久唱不衰。而邓丽君演唱的许多歌曲中就有他的不少作品。邓丽君在童年时代演唱的歌都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人们热爱吉祥、吉庆和欢乐,喜欢向往和祝福,而邓丽君的歌声就充满了人们的心愿。她的歌声中包含着思乡之情,这对一切在外奔波的人和海外华人都有抚慰。她的歌声接受过无数乡亲掌声的哺育,这是她的流行歌曲与日后那些痛苦万状的流行歌曲不同的深层原因,(当然这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无论在我们祖国大陆,还是在祖国的宝岛台湾,两岸人民血脉同源,都润泽着中华文化的悠久哺育。我们知道,邓丽君最崇拜的人物是南丁格尔,从中可以看出她宽广开阔的心灵理想。


  1967年,16岁的邓丽君开始以歌唱为生涯,应当时新加坡总统夫人游莎芙的邀请,前往东南亚巡回义演,从此打开了她通往国际乐坛之门。邓丽君天资丽质,她的魅力就流淌在她甜蜜的嗓音、甜美的形象和极富感染力的演唱中。人们评价她是“此曲只应天上有,此人只应天上来”,称她是“错落凡尘的仙子” 。

  而邓丽君的老师则说她非常努力。的确如此,她刻苦努力学习了国语、粤语、闽南语,还掌握了英语、日语、法语、马来西亚语。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与音乐结合,表达到几乎完美无缺的地步。她的性格中有天真、亲切、诚实,还有坚定和坚强。这些性格同她的歌声,因融合到浑然一体而宛若天生。

  1973年,20岁的邓丽君到日本发展,很快她的歌声如“暴风骤雨” 般席卷日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日本人感受到了“温柔”的震撼!也许就是老子道德经上说的“柔弱胜刚强”吧 ?是邓丽君的歌声唤起了日本已消失的——曾经有过的甜美和深情。


  直到今天,邓丽君的歌声,无论是年幼少年还是百岁老人都非常喜爱,可以说当今还没有哪个歌手能拥有这么多代的这么多华人受众。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无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邓丽君的名气虽然很大,但她的演唱却永远没有傲气,因为她始终保持着谦和与温柔。不论在日本、东南亚各国还是美国,她的歌声都受到热烈喜爱和尊贵赞誉。她还拥有中国女子端庄大方的气质,仪态万方的容貌,美丽而内蕴着善良,温柔而内蓄着坚强。她的行动举止也颇有大国风范。她演唱的数百首歌曲堪称数量之巨,艺术之精,世界上的歌唱家是罕有达至的。她创造的中国艺术形象始终表达着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善美,也早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灿烂部分了。在我的心中,邓丽君永远是华人中最伟大的歌手。

  邓丽君虽然只活了42岁,但她的名字和歌声是不朽的!

  (本篇图文来自网络。谨以此文献给去世22周年的一代歌后邓丽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