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修改示例
▲原作 用微笑代替哭泣 盈一眸清亮,捻一指馨香,揽一杯清幽,那年那月那日,阳光微溢时,蝶舞絮飞,你在那里教给了我人生中最大的关于微笑的箴言。(开篇写景,语言看似优美,但景物描写含糊,行文线索不够统一,点题也不够明确。)
医院里的槐花开得正是好时候,即使在灰白的病房中也难掩它们的笑容。我抬起头来仰望蓝天,拼命咽下想哭的冲动。(以景衬情,描述得不够恰当。“抬起头来”和“仰望”有些重复,“咽下”与“冲动”搭配不当,)
院里高大的槐树下一位老人摇着老蒲扇,躺在有响声的老藤椅上闭着眼睛。我步入他的身后吓唬道:“姥爷,起火了。”姥爷“噌”得起来,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咳嗽,连雪白的槐花也未带给他一丝红润的脸色。(语句中因缺少一些恰当的修饰语,描写有些简单。另外,槐花本也是白色,怎能让人脸上红润呢?)我正欲搀他,却见他动了动眉毛、眼睛和羊角胡,摆出一副京剧的姿势,用京腔唱到:“哪里起火,待我太上老君速速灭来,原来是我调皮的大孙女吓唬我哩。”(人物描写应刻画地再细致一些,用“京剧”修饰“姿势”搭配不当。)望着姥爷搞笑的模样,我不禁失笑。姥爷也开朗地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瞬间遍布了医院的每个角落,连树上的槐花似也在姥爷灿烂的笑容下黯然失色。(姥爷的笑声写得太夸张了,用槐花的黯然失色来衬托姥爷的笑声也不妥。)
我倚在树下,望着他的笑,心想:“姥爷,即使你知道你的生命即将步入尾声,你还是如此得开朗,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当中究竟蕴含了怎样的道理呢?”姥爷望过来,我慌忙垂下眼睛,可是豆大的泪滴还是无情地跌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此情此景,作者在思索人生的道理,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眼泪写得太夸张,不够自然。)
姥爷见状,揽过我说道:“孩子,不哭。姥爷没上过两天学,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却要告诉你,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与困难,都要用微笑来代替哭泣。即使姥爷以后无法陪伴你又能如何?你看姥爷自己面对死亡都能如此开朗,你又哭什么呢?孩子,我面对死亡都可以从容地微笑,所以在你今后的人生路上,一定记住用微笑来代替哭泣。”(姥爷安慰的话写得稍嫌罗嗦。)
那时候,一朵雪白的槐花落在他硕大的掌心,姥爷将花别在我的头上,我们祖孙俩相视而笑。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永远忘不了我的姥爷。(环境描写过于简单,收束全文时扣题不够。) | ▲升格 用微笑代替哭泣 槐花飘香,蝶舞絮飞,盈一眸清亮,捻一指馨香,揽一杯清幽。那年那月那日,阳光微溢时,你教会我用微笑代替哭泣。
医院里的槐花开得茂盛,灰白的病房也因它们灿烂的笑容而多了几分生机。我仰望蓝天,抑制住内心想哭的冲动。
院里高大的槐树下一位瘦弱的老人摇着老蒲扇,躺在吱吱作响的老藤椅上闭目养神。我悄悄步入他的身后如童年一般拉长了声音:“姥爷,起火了。”姥爷“噌”得从藤椅上坐起,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猛烈的咳嗽,满树雪白的槐花让他的脸色愈发显得苍白。我正欲搀他,却见他将眉毛一挑,眼镜一瞪,唇角的羊角胡翘起,摆出一副唱戏的姿势,用京腔唱到:“哪里起火,待我太上老君速速灭来……”望着姥爷一如往昔的模样,我不禁笑起来。姥爷也开朗地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彷佛回荡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阳光下的槐花也因这笑声更加美丽。
我倚在树下,望着他的笑声和脸上的疲倦,想到姥爷的生命即将步入尾声,他伴我的时日越来越少,泪滴悄然滑落。看姥爷望过来,我慌忙垂下的眸子却难以掩住心里的悲伤。
姥爷见状,揽过我说道:“孩子,不哭。你是姥爷最爱的乖孙女,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是最棒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不如意,都要学会用微笑来代替哭泣。”
雪白的槐花在空中打了个转,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落在姥爷硕大的掌心,他轻轻捻起将花别在我的头上。阳光轻轻流泻下来,一树的繁花也写满了温馨。那一幕成为我永远的怀念。
姥爷没上两天学,却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师,他直面死神时的那份坚强——用微笑代替哭泣,我会一生铭记。 | 原文 点评 | 修改稿
|

2 失分点分析
本文的作者是希望通过写生病的姥爷教给自己要用微笑代替哭泣这一道理,来表现姥爷正是自己生活中的老师。尽管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考生的内容和立意,但是作者收束全文时落笔在“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永远忘不了我的姥爷”,明显切题不够。 开头、结尾部分写景,语言过于简单,建议细致刻画,一景贯穿全文,更好地渲染感情,从而表现姥爷爱的深沉和道理的深刻,尽显结构之美
本文几处细节刻画不够,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细节画面中,再通过画面把情感传达给读者。另外部分地方用语过于夸张,脱离了生活实际,个别语句不够通顺。
3 提升点总结
升格后的文章针对原作存在的问题,作了如下几点修改: 1.叙事贴近生活实际,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展示了姥爷爱的深沉和亲情的美好,文章的魅力正是源于作者真挚情感的流露。我们相信人生中虽有别离,但是亲情却是永恒的。 2.本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姥爷的道理虽然简单却耐人寻味。开头写槐花飘香,结尾定格在槐花飘香中的一老一少。行文中恰当地运用了景物描写烘托心情、渲染气氛,同时这个景物一线贯穿,为文章增添了韵味。 3.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物,姥爷的形象跃然纸上。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叙事娓娓道来,点点滴滴流露着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