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一种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欢喜丰子恺先生。 欢喜他的画,于一小片纸上,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神韵十足。有时还常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童年过往,反观时下了悟人生,透着一丝小小的禅意。子恺先生作画,画风拙朴,平易近人,意味却隽永悠长,常取山水儿童为题材,一景一物皆为平凡的人生,点点滴滴都是朴实的生活。雅俗共赏,即便是贩夫走卒,也能一眼看懂。 夏丏尊先生曾说:“子恺作画,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 与那些假、大、空的漫画与书法相比,子恺先生更重小、巧、精、秀、拙,一笔一划中皆透露出真趣,如孩童一般天真自然。他有一幅菩萨心肠,佛门皈依弘一法师,从画中可以看出他的脉脉温情,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纯洁无邪的孩童,他总是能以温柔悲悯的心看待万事万物。 如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俞平伯这样评价丰子恺。 画龙点睛的是,子恺先生经常为画配上一两句古诗词,拙朴的书法加上切题的诗句,令人回味悠长。怪不得朱自清说,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欢喜他的书法,也欢喜他的文章,枕边放了一本《缘缘堂随笔》,每晚躺下便翻上几页,字里行间,盈盈着生活的真趣,常可让人于小中见大。 早想与大家分享子恺先生的漫画,只因性情懒惰,迟迟未付诸行动,恰今日无聊赖,作以整理,从中取十之二三贴之如下,与诸君共赏。 ▲临水种桃知有意 一株当作两株看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山涧清且浅 可以濯吾足
▲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 ▲松间明月长如此 ▲卖将旧斩楼兰剑 买得黄牛教子孙 ▲年丰便觉村居好 竹里新添卖酒家 ▲儿 戏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光先到野人家 ▲贫女如花只镜知 ▲蚂蚁搬家 ▲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 ▲可叹无知己 高阳一酒徒 ▲唯有君家老松树 春风来时未曾来 ▲嘹亮一声山月高 ▲底事春风欠公道 儿家门巷落花多 ▲满山红叶女郎樵 ▲三杯不记主人谁 ▲不宠无惊过一生 ▲相对忘贫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小无嫌猜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吟诗推客去 ▲豁然开朗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出生,1975年9月15日离世,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本文整理自树洞先生,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