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应该删掉多少好友,屏蔽多少朋友圈

 塞北雪69 2016-05-06


这是最近在构思万花楼时的一些心得。社交网络翻来覆去,无外乎一列表(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一面墙(发东西给别人看,看别人发了什么)。除此以外都是套路,真诚的只有集合最基本的元素:人,和人性。


只要这两个东西在,就可以玩出千变万化的花样。人是喜新厌旧的,基本元素则不依附场景——讲人话:Facebook至今不过十来年,回望史书千百年,撕的依旧是那么点东西,参与的照样是每一个人。




至于什么开环闭环,这个APP那个玩法,都是可替代的。人性深处有种琢磨不透的吸引力,这种力量能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人相遇,也能让距离为负的人绝交。这是不依附于技术实现的,只不过今天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罢了。




  • 经典就是经典


人,是通讯录的核心构成,简单说就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里面塞了一堆碳基生物(都是LJ)。你仔细想想,从生活中出现第一支手机,APP换过了几个?但在手机能装软件前,有个东西一直活到了现在,就是电话号码本。同理,从家里的显示器能上网至今,网站换过多少个,但email依旧存在。


不用想,电话本和邮箱列表里重名的人,换多少环境他们都在——这就是我不能删的人:能够不依附平台而存在的关系,当我摔下悬崖断网的时候,还能拨个号说赶紧来救老子的人。他们屹立在邓巴数的中心位置,甚至和联系频率无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生命存在过的痕迹,终将由他们见证和讲述。




而这撮人我基本没得选。所以问题是,在我有选择余地的集合里,哪些是该删的?




  • 洞穴里的影子


我们总会放大身边的世界,活在自以为是的乐园。举个例子,微信统计报告说,男女用户比例将近2比1,乍一看觉得不科学啊,怎么我票圈就那么多妹子(沾沾自喜中)。结果老老实实数了下,女性好友确实只到38%。


这个假象来自于勾搭频率:不管是聊天还是朋友圈,我和姑娘互动比较多,进而放大了一种错觉,把小样本当作了全世界,并忽略了我被更多男性拉黑的现实。诚然,同性的反感和异性的好感成正比,yet, who care?




这只是用性别举个例子,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方方面面:我们不会删经常点赞的,不会踢群里捧哏的,不会发现默默退群的,也不知道悄悄拉黑的。最后你的世界不再千姿百态,而是趋于同质,你眼中的温柔舒适,在别人眼里就是一群自嗨过头听不进话的神经病——就像你看别的圈子一样。




  • 君子和而不同


所以说半天到底该删多少屏蔽谁?我也给不出准话,但基本遵从二八定律,好友以600左右为宜。附赠一句话:君子不入险地。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至险莫过于温水煮青蛙,是非场里不算啥。


非要找出共性,那就是太low和刷屏。这两者是极其损耗效率的,前者连逼都没法撕,只能摸摸头;后者我能忍耐的上限是每天7条,超过10条任你扎克伯格马斯克,一律右上角点不看。除此以外,互相之间再不爽的,我都不会删。




Deep inside,人需要把自己保持在一个不安不适的环境中,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麻木,我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连个渣都不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