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春拍] 中國近現代畫精選:齊白石重要作品

 独孤式 2016-05-06

作為一位不受傳統束縛的畫家,齊白石在生活的小細節裡均能夠發現美感,而有意識地將事物的自然與神韻表現。他的作品源自民間藝術,加上其獨特的構圖與技法,結果便是既藝術高超又平易近人的畫作。


縱觀其一生,齊白石畫過不少人物作品,大部分都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王方宇推斷他一些繪畫兒童與學生的人物畫都是三十年代之作,正是他兒子「奇奇」上學時期。期中一些作品,如這幅較早期的《老人與兒童稿》(圖1)和《童戲圖》(編號1356),經常出現兩個相同的人物:一位老人和一位小童。在《秋晴上學圖》(編號1355),齊白石原來在右下角勾勒出老人的輪廓,但用寥寥數筆將其改成石頭,將焦點帶回小童身上。


山水題材在齊白石的作品當中屬於較為罕有。在其中一幅四十年代中期所作的作品當中,他曾題:「予不畫山水卅多年矣。」雖然不能把這話當真,白石老人希望藉此表達山水作品難得。此時,他的山水不依古代名家畫法,而大膽採用寫意筆法寫成,與清代四王傳統產生極大對比。齊白石的山水作品多是贈送親朋好友的禮物。現在這些則成為非常稀有、藏家大力追捧的作品。


齊白石的畫作是當時創新的作品,能夠保留著和諧簡樸的氣氛,反映出畫家的純樸和天真浪漫。作品均流露出畫家生活的點點滴滴。《童戲圖》與《秋晴上學圖》都是齊白石兩幅代表作,印證著白石老人的藝術成就與對中國近現代書畫的影響。


《秋晴上學圖》經過細心構圖和精心用筆畫成,在中景的平原右邊有一座巍峨巨石山。齊白石並沒有用傳統筆法,而使用沾有銹紅、濕潤碩厚的筆觸,帶領觀者從巨石山頂往下兩顆下垂秋枝,繼而到屋子,前景的石頭、欄杆,最後到達畫中的主角小孩所在之處。小孩和《客章門存稿》(圖2)裡的小孩一樣,手拿著書和籃子,都是畫家本人小時候上學會帶的東西。憑著簡單數筆,齊白石就已經把孤獨小孩子長途跋涉上學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童戲圖》與齊白石另一幅早期作品《嬰戲圖》(圖3)一般,畫面上充滿各種喚起童真的元素:一個男孩跌倒在地;左腳上的鞋已不知所蹤。旁邊的小孩吃驚地看著他,另外還有兩個小孩竊竊私語。再次出現在畫面中是一對老人小孩組合。王方宇曾評論這個組合代表著畫家和兒子奇奇。齊白石利用簡單又表達性強的用筆,體現他對孩童們的真誠感覺。他再於畫面上方加上松樹,使畫面變得平均穩定。看著這小孩悶悶不樂的表情,令觀者聯想到齊白石詩集中的一首:


處處有孩兒,朝朝正耍時。

此翁真不是,獨送汝從師。

識字未為非,娘邊去復歸。

莫教兩行淚,滴破汝紅衣。



拍品編號 1355

齊白石

《秋晴上學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51 x 41.5 公分 (59 1/2 x 16 3/8 吋)

港元 8,000,000-10,000,000

美元 1,000,000-1,300,000


題識:秋晴上學圖。杏子隖老民意造與白石老屋相恍怫也。

鈐印:木人



拍品編號 1356

齊白石

《童戲圖》

設色紙本 立軸

70 x 32.3 公分 (27 1/2 x 12 3/4吋)

港元 4,000,000-5,000,000

美元 510,000-640,000


題識:寄萍堂上老人戲作。

鈐印:木居士


出版:
《齊白石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4月,第133頁。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齊白石》,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6月,第107頁。
《集谷聚真-紀念蘇州文物商店建店四十周年》,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2月,第66頁。

 

圖1 《老人與兒童稿》一九一七年作《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第6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第139頁,圖版63。

 

圖2 《客章門存稿》一九〇九年作《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第7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第43頁,圖版7。

 
圖3 《嬰戲圖》一九〇九年作《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第6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第24頁,圖版2。



一九四五年八月,原駐湖南桃源地區之九十二軍,奉命北調,執行對北平戰敗日軍的全面接收。九十二軍政治部機關設在北平石駙馬大街,部中不少與齊白石是湖南同鄉,經過邀約拜訪,成為齊白石的座上常客。在抗日八年期間,齊白石為避免日軍和漢奸騷擾,以「心病復作」為由,閉門謝客。勝利後,對這批湖南同鄉,留飲款待,還贈詩、贈畫、贈印章,相交甚歡。齊白石曾有詩句:


柴門常閉生苔,多謝諸君此懷。


並注云:「侯且齋、董秋崖、余倜視餘,即留飲」。就是記敘這段時期的交往,侯且齋是九十二軍政治部主任侯專暉的號、董秋崖,餘倜是政治部的同事。


經九十二軍好友介紹,齊良遲、齊良已倆兄弟,均進入該軍政治部工作,(齊良已因受不了軍中的約束,僅去兩天便跑回家),齊良怡之夫婿易恕孜,也在該部當演簡報班長(夫婦倆後去了台灣)。因為與政治部這層關係,白石老人給北平軍政界要人作畫不少,筆潤金是法幣六萬元一尺。



拍品編號1226

齊白石

《還我河山》

設色紙本 鏡框

178 x 48 公分 (70 1/8 x 18 7/8 吋)

港元 7,000,000-9,000,000

美元 910,000-1,200,000

 

題識:還我河山。重光之慶,雖經越月,白石老人清晨把筆猶覺歡喜。

鈐印:白石翁、年八十五矣

 

米景揚(1932年生)裱邊題字:

齊白石先生還我河山圖係白石翁上世紀之四十年代精品佳作。

在諸多畫鷹題材之作中未見此幅猛禽型態之生動、色彩之豐富,尤其未見紅日高懸者,足見先生作此畫時之興奮,題字亦見中之心情。有幸藏者必珍之寶之。

辛卯(2011)年夏初敬識於京郊十墨山房時瑞甫小園百花盛開。米景揚拜記。

 

鈐印:米景揚、老米、辛卯(2011年)

 

來源:香港佳士得,中國近現代畫,2005年11月27日,編號733。

 

出版:《香港佳士得二十週年回顧中國近現代畫精選》,2006年,第64-65頁。

 

註:此畫作於六十年前一九四五年九月(畫上題款重光之慶雖經越月,注: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為原九十二軍政治部要員所屬。


拍賣詳情

拍賣日期
中國近現代畫
5月31日 早上10時及下午2時半
 
拍賣地點
灣仔港灣道1號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查詢 
江炳強
chinesepaintings@christies.com
+852 2760 17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