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食也要精致

 圆角望 2016-05-06

寇研(西安)·味知味觉

吃货横行的今天,“吃”被赋予各种意义,文化的、传统的、怀旧的,但食物得到的最普遍认同,还是ta对人身心的慰藉。比如传说中的深夜饭堂,为深夜游荡的孤身客、单身狗,提供的又岂止是一碗猪排盖饭,还有一种失意人生的小心翼翼的体谅。不同于牛叉的人之间的所谓惺惺相惜,张扬的、喧哗的、骚动的,失意人之间的交流无声胜有声,多一块猪排如是,小心拉开椅子不打扰旁人如是。

一个人吃饭更如此。时下美食类书籍少不了要对这块阵地加以占领:“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一个人也要过得精致温暖”,因为“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像张佳玮的一本书《孤独的人都要吃饱》,说得真是,吃饱了才有劲去抵抗人生的寂寞空虚冷。不管这孤独是自找的,还是被逼的。

于是,在我们齐心协力的塑造和传播中,“一个人吃饭”远离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种呆蠢却不萌的、缺少内涵的屌丝心态,变成了一件自省的、文艺的事,有种清汤挂面式的美,像矮桌上的日式酒具,一壶一酒杯,显出格外的寂静,却无关潦倒。

但最近有项研究跳出来,像是要拆台。根据特拉华大学心理和脑科学学院的学者们的实验结果,一个人吃饭,容易吃多,因为孤独是个坏东西,会增强人的饥饿感,让你随时发出声嘶力竭的控诉“可是我饿”。研究者解释,“吃,在人类进化中是一项高参与的社会活动,直到现在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和他人一起吃饭。”

的确,从远古时代篝火上的烤肉,到现在我们动不动邀三喝五出去买醉,或如韩剧那句每每让人心动的台词“走,我们去吃好吃哒”,吃的社交性质从未改变。而当一个人吃饭,摒除了吃的社交性这一层,也就只剩下一头扎进食物里,用吃吃吃代替吃的乐趣了。想必我们身边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朋友,遇到糟心事,失恋、离婚或失业,短时间的自我封闭,垃圾食品塞太多,整个人都变大一号,膨胀起来。当一个胖子说“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就不再是文艺,是人生真相,是大实话。

所以,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别吃多!只有瘦成一道闪电,才配得上你人生腰封上的励志语录:一个人也要过得精致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