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百联”——当代书法名家自书自撰书斋对联精品联展。 “书斋名联”——当代书法名家书历代名家书斋名联精品联展。 “名联墨迹”——历代名家自题书斋名联墨迹精品系列展。 欢迎当代书法名家自书自撰书斋对联或书写历代名家书斋对联。图文资料请发至QQ邮箱:421814195@qq.com(并请附书斋对联释文,百字“创作手记”或“名联赏析”,书家百字简介及详细联系方式。) “书香联韵” ——历代名家自题书斋名联墨迹 精品系列展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名联赏析:明亡后,傅山在太原城西北崛围山觅得一洞,栖身于此隐居。山间枫林成片,暮秋霜降时节,枫叶尽染,漫山红透,故题居处为“霜红龛”,撰有此书斋联。此联可见其洒脱的襟怀与高洁的情操。不用动词,纯以六组名词成对。“琴韵”、“书声”反映书斋活动,为上下联的核心,而前四词则分別以周围景物作为烘托。竹雨松风的贞洁更衬出琴韵的高雅,茶烟梧月的朦胧尤显出书声的清朗。全联通过这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将一位志节坚贞、情趣清雅的高士形象,凸现于人们面前。联语炼字精、对偶工、意境深、韵味雅,耐人吟诵。 书家简介: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先世居山西大同,后徙于山西忻州。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博识经史百家之学,能诗文,善书法,并精通医理,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清初第一写家” 依民间说法,傅山是“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学,学不如人”。 傅山书法传统功基甚厚。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 处于董赵书风笼罩书坛之际的傅山,也曾学过赵孟頫,但后来对赵字贬斥得很利害。“予不极喜赵子昂,薄其人而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霜红龛集》),这一段书法评论史上“书如其人”的典型论断,自然这与他生逢易代之特殊时期有关。他曾放言:“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是书法史上一段奇论,对后世书学影响甚大。他还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作字示儿孙》),这种论述针对当时“奴书”盛行的清初书坛无疑是一副清醒剂。他力倡正拙、贬巧媚,以自然天倪为尚,他以做人和正本为书学正宗的艺术主张,堪为后人效法,同时也正因为他的“学问志节”为人所重,世人对他的书法也就倍加珍视了。 他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字形蟠绕跌宕,纵横磅礴,与同时代的另一位草书开宗立派的大师王铎相颉颃。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并称“清初六大师”,梁启超称他的学问“大河以北无人能及。”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书法国画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