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札记】曹雪芹告诉你刘姥姥到底是啥样的人

 wodedoc910 2016-05-06
《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成就也是惊人的,不仅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给人深刻的印象,次要人物也不例外,说起刘姥姥,她应该说是贾府中局外人;刘姥姥是书中出场次数不多几回的一个人物,同样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显示出她的天真、活泼、幽默和机智的性格,整个人物形象充满了寓言色彩。
【红楼札记】曹雪芹告诉你刘姥姥到底是啥样的人
(刘姥姥剧照  图片来自于网络 )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本来是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寡妇",她"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她对待生活的态度,自己这样说:"咱们村庄人家儿,那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她和贾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因为女儿嫁给了务农为业的王狗儿,而王狗儿的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京官,所以与王熙凤的祖父联过宗,因而在二十年前曾和女儿见过王熙凤一次,二十年后,由于女婿女儿忙于劳动,被接到女儿家照管小孩。

 一年冬天,由于手头紧张,家中"冬事未办"女婿"心中烦躁,在家里闲寻气恼,"刘姥姥想起了王家和王熙凤的关系。在女婿的催促下,刘姥姥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外孙板儿踏进了贾家的大门,以寻求能够得到帮助。
曹雪芹将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描绘,将她塑造成为一个生动且饱满的人物形象,而且,曹雪芹还在刘姥姥的身上寄寓了一种“济穷扶困”的救世思想,这也是作者个人思想的一种体现,他赋予刘姥姥“藏精于拙”的形象,使得刘姥姥不仅是一个有助于故事情节展开的贯穿性的人物形象,还是一个很有深意的典型艺术形象。
一、红楼梦里刘姥姥形象及性格

《红楼梦》的故事主要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开展的,描绘了这四大家族的兴衰历程,其中一条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在另一条副线中,刘姥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刘姥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一)久经世故,机智幽默。刘姥姥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她也是乐观进取的,从她一出场说的话就能看出她久经世故的一面。她也懂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高攀贾府,是为了改变她女儿家庭的贫困状态,而究竟能不能成功,刘姥姥心中也是有数的。 
  “王夫人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粮。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这是刘姥姥在初次进贾府大门时说出的话,她知道对于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应该说怎样的话,而不是莽撞地闯入攀亲带故,因此,对于刘姥姥而言,她后来能够三次进入大观园,与她本身的交际能力是分不开的。 
  “请老寿星安。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 
  在贾母生日宴上,刘姥姥也被留下来作陪,而她话语中的巧妙与圆滑,也反映了她能说会道的一面,她通过短短的对话便能将贾母逗得十分快乐,在贾府这样一个门第阶级分明的家庭,贾母作为威严极高、极受尊重的人,与刘姥姥谈起话来十分融洽愉快,也显示了刘姥姥久经世故的圆滑。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在与贾母用餐时,刘姥姥用声情并茂的表演,逗得贾母和在场所有人都笑得前俯后仰的,这是她性格中诙谐幽默的体现,她自己也十分清楚,这么随便表演一下,于自己是没有什么损失的,同时还能博得贾府上上下下的好感,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这也是刘姥姥精明高妙的地方,她之所以能在贾府左右逢源,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她能洞悉贾府中各个人物的心理,从而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心理对策,才能促使她在与贾府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成功。“大智若愚”可以用在刘姥姥身上,古往今来,“大智若愚”都是一种大智慧,刘姥姥看似有些愚蠢疯傻,但其实她内心是十分明晰的,也精明过人,她在大观园中的左右逢源,与她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出身与贾府中重要人物相比,是有些卑微的,但她通过自己的精灵与智慧、机智与幽默,使得自己在贾府中得到了认可,让傲慢世俗的贾府人也承认她这个穷亲戚,刘姥姥也用自己的智慧,在表面和气,实际上却在勾心斗角的贾府中如鱼得水,从而获得他们的资助,改善自家生活,实现了最终的目的。 
  (二)见义勇为、知恩图报。刘姥姥的机智与幽默让她在大观园中获得了认可和地位,她也是一个知恩图报、见义勇为的人。在得到贾府的接济之后,她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她所居住的地方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好的,甚至是小康的水平,从她说话中可以看出,她经常将自家产的一些瓜果蔬菜作为回馈,扛到贾府中去,作为答谢。虽然贾府并不缺少这些食物,但作为刘姥姥的一片心意,是礼轻情意重。 
  刘姥姥并不是一个势力的人,并不是得到实惠之后就将别人的恩惠抛掷于脑后,她是重情重义的,对巧姐的照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贾府败落时,凤姐托刘姥姥照顾巧姐,刘姥姥本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理念,尽管自己已是一个八十高龄的老妪,但她并不顾及这些,而是带着板儿到处打听寻找巧姐的下落,只因她曾经受过贾府的恩济,她对凤姐的托付不忘,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刘姥姥将被卖到烟花柳巷的巧姐解救出来。在贾府没落时,刘姥姥并没有树倒猢狲散,而是有始有终地受人所托,重情重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刘姥姥人性中高尚的一面。   

(三)憨厚、朴实、本分。刘姥姥是一个质朴的庄稼人,此前也一直过着比较清苦的生活,进了贾府之后,生活上才有了些许改善,她在贾府中的言谈举止也显示了一种憨厚本分朴实的形象特征。比如作者在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对她见到贾府中那些稀奇玩意时惊愕心情的描绘,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大厅中的钟比喻为一个匣子,将钟的大摆比喻为农民常用的秤砣,匣子和秤砣是刘姥姥比较熟悉的物品,所以她只是从她自己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她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而作者在对她进行刻画时,也是从她的角度出发的,从她简朴的生活出发,将贾府的富丽堂皇进行有趣的描绘,也描绘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二、刘姥姥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第一、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一定的连结作用 。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是有故事的,而她的故事对大观园中其他人物形象的连接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她三进大观园,第一次进入是对后面故事的铺垫,第二次进去时她深入到贾府内部的很多角落,对当时贾府的衣、食、住、行、玩等方面进行了探析,第三次进入贾府时,她不仅解救巧姐,从她的眼中也可以看到整个贾府的败落,可以看到整个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所以,刘姥姥是一个结构性的人物,从她的角度来看贾府的发展,就是从内、从近处去观察的,可以细致地体现出贾府生活“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场面,以及腐朽没落的结局。 
  第二、对大观园人物起到烘托的作用。刘姥姥的这三进大观园与很多人都有接触,比如贾母、凤姐、宝玉、黛玉、宝钗、贾府的丫头、妙玉等等,涉及面十分广泛,她的存在对其他人物形象也是一个很好的刻画。比如在栊翠庵品茶这个情节中,刘姥姥吃过茶的杯子,妙玉因嫌弃她俗不可耐,所以她碰过的杯子她都扔了,但宝玉可怜刘姥姥,就说了一段怜悯的话,“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撩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了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吗?”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宝玉的本性是很善良的,他在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通过刘姥姥对他人性格特征的衬托的例子在作品中并不少。 
  第三、象征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渴望。在行酒令时,刘姥姥说:“凑成便是一枝花。”“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是个庄稼人。”“大火烧了毛毛虫。” 的话语,其实刘姥姥象征了一种田园生活,一种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比如她第二次进大观园行酒令时说的一些话。“大火烧了毛毛虫。”这句话把以贾府为代表的旧社会体制比喻成了百足之虫,以大火烧了毛毛虫来表示百足之虫的必然灭亡。再有“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象征的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渴望,刘姥姥这个来自田园的人,在小说作品中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此外,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还有镜子的作用,将一个农村妇人与一些王公贵族进行对比,刘姥姥成了贾府的一面镜子。另外,刘姥姥本身是以一种很实用的态度来对待世间万物的,因此,她还具有视点的作用,反映一种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最正确的方式。 

曹雪芹创造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目的之一,他要通过一个农村老妇女的眼光,来暴露并且批判贵族封建家庭的兴衰到没落的过程,揭露他们富贵豪华、穷奢极欲的罪恶。其二,通过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创造,来结束巧姐的命运,同时又从而宣传他那善恶报应及宿命论的思想。第三,通过刘姥姥这个人物与各个人物的接触与关系,来暴露各个主子之间的矛盾,加速了灭亡的速度。 
  作者把刘姥姥描写在《红楼梦》中,的确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虽然对刘姥姥进行刻意描写的章节并不多,但从她的身上也可以折射出一些贾府由盛转衰的变化和转折,她的个人形象并不是代表她一个人,而是起到贯穿、烘托、对比等作用,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文/刘昌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