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升降理论的传承、创新、应用与展望

 多多的益善 2016-05-07


重要小贴士

为了方便广大用户,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现已推出网络培训班,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学习,还能享受新年专享价。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细信息


⊙作者:胡建华,李敬华                      指导:唐旭东

⊙编辑:小余



中医脾胃病理论的发展,其核心是脾胃升降理论的发展。脾胃理论对中医脾胃病研究思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现将脾胃升降理论的渊源、传承与创新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脾胃升降理论渊源


关于脾胃升降理论最早可见于《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和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逆调论》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


金元时期以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为脾胃学说的代表,运用脾升胃降这一理论作为解析脏腑生理病理的依据及诊疗疾病的思路。《脾胃论》言: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属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脾胃论·卷下·阴阳升降论》中又言:在人则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荣气荣养于身,乃水谷之气味化之也。《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曰: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


脾胃升降理论发展至明清时期以臻完善。叶天士明确提出脾升胃降理论,如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明确提出了脾胃运转气机的中轴地位。在重视脾胃共同作用的同时,为了弥补东垣学说之不足,又重点突出阐发了胃阴的生理作用。在治疗方面,叶天士主张脾胃分治,创立了养胃阴说。叶氏认为甘入脾胃,因此叶氏的养胃阴法,主要以味甘性凉为主。


综上所述,脾胃升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发展于隋唐及金元时期,以李东垣为代表,著《脾胃论》,为补土派创始人,创阴火理论;完善于明清,叶天士明确提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创胃阴学说。


2脾胃升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2.1 李东垣创“补土学说”


李东垣被誉为脾胃学说的宗师,创立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成为补土学派的创始人。李东垣《脾胃论》指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该理论系统阐述了脾胃清阳之气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脾胃一伤,百病丛生,在脾胃功能的动态描述方面,强调了脾胃升降中生长和升发的一面,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李东垣身处金元时代,由于频繁的战争,人民的生活极不安定,无休止的劳役、饥饱不节、精神的恐惧和紧张,致使脾胃损伤,这也是形成内伤病的主要原因。李东垣还提出阴火论,实际上是指气虚发热,脾胃之气不足则阴火上冲。阴火上冲是病理表现,脾胃之气不足才是本质。治疗上首创补中益气汤及其加味方、升阳散火汤等一系列临床有效的方剂。柯韵伯曾云: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开腠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气,且可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


李东垣的学说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上承张元素脏腑辨证和脾胃病治法之流,下启温补学派、胃阴学说之源,后代的王好古、薛立斋、赵献可、张景岳、叶天士等对脾胃学说都各有发挥,其理论仍可有效地指导现今的临床研究。《脾胃论》是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研究的重要著作,从脾胃升降功能认知脾胃之间的生理基础和病理机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2.2 叶天士主张脾胃分治,创胃阴学说


叶天士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认为脾胃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高度概括了脾胃之生理及脾胃的病理关系。在重视脾胃共同作用的同时,为了弥补东垣学说之不足,又重点阐发了胃阴的生理作用。就脾胃的生理作用,概之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脾与胃,一阴一阳,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脾胃升降相因。另一方面就胃本身而言,胃阴又是与胃阳相对的,在制约胃的阳体之燥性的同时,又发挥着濡润作用,令胃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及胃性燥喜润的特性,使胃阴的濡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叶氏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胃为阳土,宜凉宜润阳明阳土,得阴则安等学术观点。在治疗方面,叶天士主张脾胃分治,创立了养胃阴说。叶氏认为甘入脾胃,因此叶氏的养胃阴法,主要是以味甘性凉为主。清末医家林佩琴《类证治裁》精辟地总结了叶氏从脾胃论治的经验,阐明了叶氏脾胃分治、胃再分阴阳的具体论治法则: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治胃阳虚,食谷不化,用通补,如人参、益智、陈皮、厚朴、乌药、茯苓、生术、半夏、生姜;治脾阴虚,胸嘈便难,用甘润,如甘草、大麦仁、白芍、当归、杏仁、麻仁、红枣、白蜜;治脾阳虚,吞酸嗳腐,用香燥,如砂仁、丁香、炒术、神曲、谷芽、干姜……”。叶氏从脾胃分论入手,对养胃阴的理论和临床思路均作了阐发,使胃阴学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初具规模,成为胃阴学说创立的标志。


叶氏关于脾胃分治的认识和甘润养胃阴的学术观点,弥补了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的不足,纠正了诸多医家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脾胃不分,阴阳不辨的弊端。叶天士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脾胃学说,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拓宽了后世医家治疗脾胃病和从脾胃论治各种疾病的临床思路,可以说这是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


2.3 董建华创“通降理论”


董建华院士在前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理论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强调胃气和降是胃的主要生理特征,认为通降乃治脾胃病之大法。胃为水谷之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而邪气犯胃,胃失和降,从而脾亦失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相因为患。概言之,慢性胃炎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实者壅而失降,虚者则滞从中生。因此,董建华在治疗上强调一个降字,胃气下行,则有效验。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祛郁生新。代表方香苏饮,又名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可理气解表,主治四时瘟疫伤寒。董建华对香苏饮稍作变通,去甘草,以紫苏梗易辛温解表之紫苏叶,顺气开郁和胃,用香附解郁理气止痛,陈皮理气和胃化湿,共奏疏郁行滞、和胃通降之功。这样,就由解表剂变为调理脾胃的名方。酌加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等加强理气除胀之力,为治气滞证的基本方。即使脾虚气滞,亦是先用香附、紫苏梗、陈皮、香橼皮、佛手、槟榔行气通降,后酌加小量黄芪、党参、甘草顾本补虚,收以通为补之效。


董建华通降理论是中医脾胃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对当代脾胃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4 当代名家治疗脾胃病皆重视调理脾胃升降功能


单兆伟治疗脾胃病斡旋升降,勿使壅遏。方药选轻清活泼灵动之品,少用重浊厚味、刚劲燥烈之属。如脾虚清阳不举,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轻清升提可加煨葛根、荷叶等。胃浊不降者,可用平胃散加减。单兆伟还善用药对调节脾胃升降功能,如白术配百合,白术甘苦温,益气升清,百合甘平濡润,使胃气下行,通利二便,升降相施,配合得宜,每收良效。莱菔子配决明子,莱菔子辛甘平,长于利气,《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决明子苦甘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二药配伍,通降胃肠气机,药性平缓,尤适合于胃肠动力障碍而致的大便不畅者。枳壳配桔梗,桔梗辛苦而平,使清气上升,通利胸膈;枳壳苦微寒,降逆散满,两药配合用于屡用理气药而不见效的患者。


焦树德将脾胃病重要治疗原则归为六法:升阳、柔润、和降、调肝、祛湿、活络。升阳采用李东垣创立的益气升阳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之类。


许彭龄在治疗脾胃病中,用辛甘之品配伍以升清气,酸甘之品配伍化其阴以充精微,一升一降,一散一收,调理机体的升降之机。同时在治疗中还根据气味的厚薄和临床病症的不同选择用药,将上述药物与气味薄的枳壳配伍以理气,治疗脾虚气滞之疾;与气味厚的枳实配伍以破气,治疗脾虚气阻之证。并善用《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调理气机,用药物升降之性以调机体升降失调之疾。


蔡淦治疗慢性胃炎重视升降并调。在临床中,胃气不降明显者,根据寒热不同酌情选用竹茹、枳壳、柿蒂、刀豆子、丁香、旋覆花等降胃气;脾气不升明显者,加用黄芪、柴胡、升麻、桔梗等,随证灵活加减。


田德禄教授师承董建华院士,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和降胃气为总则。临床上,田德禄每选紫苏梗、紫苏子、制香附、炒陈皮、香橼皮等和降胃气。紫苏梗长于宽胸利膈;紫苏子善降肺气,化痰涎,肺气肃降可助胃气通降。肺胃同治,相得益彰。制香附疏肝理气解郁,肝胃同治。香橼皮能疏肝和胃止痛。陈皮辛苦温,《本草纲目》云:“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可见用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切中病机。


3脾胃升降理论的应用与展望


3.1 应用


唐旭东教授对名老中医董建华“通降理论”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优选出针对肝胃不和证、以疏肝和胃理气通降为法的中药复方“通降颗粒”。对“通降理论”代表处方通降颗粒的实验研究表明,通降颗粒可以提高胃食管反流病(GERD)模型大鼠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并能明显降低甲基橙胃残留率,促进实验鼠胃排空;同时,通降颗粒可降低实验性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胃酸水平,减轻胃酸对食道黏膜组织的损伤。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证明了通降颗粒治疗GER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还形成了GERD中医诊疗规范、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脾胃病重点专科协作组为依托,向全国20多家协作组单位推广应用。


3.2 展望


中医脾胃病理论的发展,其核心是脾胃升降理论的发展。脾胃升降理论对目前中医脾胃病研究思路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目前有待拓展脾胃升降理论临床研究范围,为研发相关中药制剂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通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通降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肠安合剂等在临床上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他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的疗效,则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理论与临床研究,通过制定“协定方”、“验证方”、“优化方”的过程,由粗至精,加强脾胃“通降理论”指导下的系列中药制剂研发。


基础研究是临床发展的基石。因此,应开展以通降作用为特征的相关方药的基础研究,探讨这些方药宏观、微观的作用机制,明确相关方药的作用机理,反证“通降理论”的科学性,使其不断地完善,并最终形成完善的、特色明显的中医脾胃病通降理论,以进一步广泛地指导脾胃病诊治的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1月第32卷第1期,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