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剥皮剥出来的诗意

 江山携手 2016-05-07
故乡秋夜2               作者:中都浪子
种罢秋田月色新,山村寂寂夜无垠。
滴檐露冷人行少,穿巷风凉犬吠频。
赶絮棉衣怜稚子,近堆柴草便双亲。
几家灯下殷勤语,明日打工将动身。

剥皮之后——


【箧底吴钩跟评】:
秋田月色新,寂寂夜无垠。
露冷人行少,风凉犬吠频。
棉衣怜稚子,柴草便双亲。
灯下殷勤语,打工将动身。

以下是我的点评——

这首诗写某处农村秋收后进入冬闲,男人们料理家事,准备外出打工的场景与心态,截取的场景是秋夜人们的活动,感怀。
从这个意义讲,几家灯下殷勤语,也说的过去。
但是,剥皮之前,部分用词臃肿,剥皮后准确不少。
原作者为什么坚持不能剥皮?我理解,他是认为剥皮后,少了特定的情味,所以【中都浪子 跟评】:把细腻的动作描写去掉;把很多状语去掉。诗已经是另一副嘴脸了。反过来看看,剥皮后的五律,的确凝练不少,这个就是诗力,就是炼制的功夫。
记得熊东遨先生也给几首七律剥皮过,他认为七律的臃肿就是诗病,必须动手术,减肥。我觉得,很有道理!
赶絮棉衣怜稚子,近堆柴草便双亲。
看这架势是小两口一起出去打工的样子,其情可嘉也!几家灯下殷勤语,明日打工将动身。对句口语化痕迹重,诗语,我们说的诗语,在哪里?!
由此可见,箧底吴钩版主贴此点评的意图非常明确——炼字,需要功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