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有“正格”吗?

 江山携手 2016-05-07
     【钦定词谱】提出了“正格”的概念,是不懂装懂的头脑在作怪。实际上,根本
存在什么“正格”。格式之间永远具有平等性和可选性,谁也当不了老大。
       通常有些人把常用格当成“正格”,这是不一样的。汉人能当皇帝,少数民族也能
当皇帝。那汉人就是“正格”吗?康熙能同意吗?随便制造个概念是不行的,要有
足够的根据,要有准确性。
我们这里就以【南乡子】第二句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在【南乡子】中,第二句是个典型的活格,即允许变化的格式。请看
满眼风光北固楼----中仄平平仄仄平----辛弃疾。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格式,也是根律格。若只套用这一种格式,那也真够欺人太甚啦!
晏几道共填了7首,其中有5首采用了上述格式,很给面子。另二首则不同。
绣茵犹展旧鸳鸯----中平中仄仄平平----根律格----同尾换格。
日日宫花花树中----中仄平平平仄平----拗格-------同尾换格。
      可见,随着内容的变化,其对应的格式也跟着变化。格式的选择权在作者手中,
并非常用格就有优先权。苏轼的词中也有同尾换格的,如清歌一曲倒金壶
能说它错了吗?很正常,怎么一到评委那里就变成“不守规”呢?到底懂不懂?
       其实还有更“严重”的例子。请看刘辰翁的作品
宽处略从容。华水华山自不同。旧日诸贤携手恨,匆匆。只说明年甚处重。 
几岁避辽东。茅竹秋风一并空。欲望辽东何处是,濛濛。也似秦楼一梦中。
      其中第二句采用的是所谓的孤平格,当然也属于同尾换格。难道不行吗?完全
无误!这种格无论在近体诗中,还是词中,都享有同等的被选择权。孤平格从
来不是怪兽。
     了解了上述这些情况,我们的词思维应该重新来建立,别被人骗了还跟着叫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