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位老太太,告诉你什么是优雅的老

 梅梅妹妹美美 2016-05-07

 中国古语有言”寿则多辱“,意谓人年纪大了,除了病痛折磨之外,更多的是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的焦虑、悲哀。但这几个高寿的老太太,年岁越高,心境越是澄明,把晚年生活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活色生香。

………………………………


优雅到老,老更从容

文/梅玉荣

 

       忽然之间,被几位老太太感动。

 


  第一位老太太是美国的,叫塔莎·杜朵,1915年生于美国波士顿,2008年离世,享年92岁。真心喜爱她的人们,给她戴上“生活艺术家、绘本作家、著名插画家”几顶花冠。塔莎奶奶56岁时,利用版税收入搬到佛蒙特州,在儿子的协助下,在近10平方公里的荒原中,建起十九世纪风格的农家和谷仓,休整了庭院,在树林里建起了花园、果林、菜地、池塘,开始了神奇美妙的独居生活。这一年,她获得女王终身成就奖。




  塔莎奶奶钟情于没有机器文明的十九世纪生活,日常生活自给自足,她的秘密花园里,到处盛开着蔷薇、郁金香、山茶花……夏季,池塘里遍布着盛开的睡莲;秋天,院子里随处可见累累的果实。就是冬天也不闲着,雪地里,她追寻着鸟儿的足迹。挤完牛奶,回到屋里抱着心爱的柯基犬,享受温暖。


  她喜欢动手制作一切可能的物件。亲手缝制的拼布衬裙陪她度过寒冬,头上永远带着自制的美丽头巾。就连肥皂、蜡烛、油灯等,都由她亲手制作。一旦有访客到来,她会喜洋洋地采摘洋李、莓果和装满围裙的豆子给客人品尝;她能烹饪出最美味的食品,使用的是别人认为费时费力的柴炉。




  从亚麻种子到一件衬衫,从泥土到陶瓷,从种子到花园……一个人的生活被她调理得千姿百态。她尤其喜欢儿童插画,87岁时,她出版全新的绘本创作“CorgovolleFair”,这些美丽的画作,被全世界人们所喜爱。89岁,完成日本独家编辑的《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系列。92岁,《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系列推出繁体中文版。


  塔莎奶奶曾这样看待“主妇”这个职业:“身为主妇不代表无法钻研学问,你当然可以一边熬煮果酱,一边阅读莎士比亚。”


  她认为老并不可怕:“只要懂得创造生活乐趣,老,不再是件让人畏惧的事,反之,你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浪费在更多美好的事物上。”


  她优雅从容:“我一直以度假的心情度过每天、每分、每秒。”


  她这样面对世界:“仅仅只是活着,就值得感谢了不是吗?就算公害与令人恐惧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世界依然如此美好。”


  她教我们要时常仰望天空:“即使是早已见惯的,天上的星辰,若是想着一年或许只能看到它一次,仍会满心感动吧?”

      

       这里的每一句话,对现代化生活中的人们而言,都是一记催人警醒的钟声。那种尽情徜徉在大自然里的日子,对某些人来说简直就是个梦想,而塔莎却毫不勉强地拥有这种生活,原因何在?只要想想她这些话,我们便能理解这位满头银丝的老奶奶为何始终拥有少女般恬静的笑容。



塔莎·杜朵

 


  第二位老太太叫柴田丰,1911年出生于日本栃木县,2013年1月去世,享年101岁。这位世纪老人一生经历了一战、二战、战后重建、泡沫经济、经济破裂等一系列社会动荡,历尽世间苦难:在旅馆、饭馆里做服务员,受尽欺凌;经历过一场噩梦一般的婚姻;父母亲也先后去世;空袭中,抱着吃奶的孩子躲在防空洞里……


  2003年,92岁的柴田丰扭伤了腰,跳不成最喜欢的日本舞了,于是在儿子健一的鼓励下,开始尝试写诗,并给日本《产经新闻》投稿。谁知一投即中,从此,匆忙的人们在地铁里、公车上会读到她的诗,从中汲取力量。慢慢地,她的诗竟成了报纸销量的保证。后来,柴田老奶奶的诗在电台“深夜列车”中播出。每当节目开始,奔忙在路上的人们,就会打开收音机听她的诗,感受她通过电波传来的温暖。



  2010年,柴田丰出了第一本诗集《请不要灰心呀!》,毫无悬念地成为当年日本第一畅销书。2011年大海啸之后,NHK电视台邀请柴田丰到电视上朗诵她的诗,已经整整100岁的老奶奶,欣然登台,用温暖而坚强的诗句和声音,震撼了悲痛中的日本人,帮助他们从绝望中振奋起来。2011年6月14日,为了嘉奖她的诗为日本震后救灾作出的贡献,宇都宫市授予她特别荣誉奖。


  这本书共收录柴田丰创作的45首诗歌,包括《黎明自会来临》、《回忆》、《九十六岁的我》《请不要灰心呀!》等。诗句简单清新,包含了老人一生的生活智慧,却又不乏细腻、温暖与诙谐,在普通的叙述描写中蕴含了巨大的感动力量。诗集10个月内在日本销售150万册,被誉为日本销量第一的“治愈系圣经”。除此之外,新加坡、韩国、英国、美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纷纷引进出版,香港《明报》、英国《卫报》、路透社等知名媒体竞相报道“柴田丰现象”。


  该书在中国刚上市,便受到读者们的狂热追捧,读者年龄跨度从14岁直到100岁。一位名为“摇曳的虹樱”的读者说:“柴田丰老太太的诗集,读来没有华丽深奥的词句,非常非常简单平淡,像似在跟你交谈,但却让你感到她那无限的温暖和自由的情感”。另一位亚马逊读者写道:“读《浴室里》时,最后四行诗在我心中卷起犹如怒涛一般的感情,我坐在等候大厅的椅子上一下子哭出声来。”


  《溶化》语言极为通俗,有如手机短信一般简短易读,却又不失诗歌的优雅:从暖壶中/倒出的/热水/犹如一连串/动人的话语/我心中的方糖/正在杯中/欢畅地/溶化。



  《致大夫》中的幽默表白让人忍俊不禁:请不要叫我/老奶奶。/“今天礼拜几呀?”/9 9等于几呀?”/拜托/请不要再出/这类/傻瓜题。/“柴田女士/您可喜欢/西条八十的诗?/您如何/看待/小泉内阁?”/你这样提问/才合我心意。


  《化妆》里那份如少女之心般娇嫩纯粹的感动,是如此美丽:儿子上小学时/曾经开心地告诉我:/“同学都说/‘你妈妈真漂亮’”/从那天起/我就开始/认真地化妆/到了九十七岁的今天/我依然认真地/化妆。/依然期待着/有人夸我/漂亮。


        这位历经一世纪沧桑的老太太,回忆往事时滤去了悲哀与磨难,代之以明朗、积极与阳光,她用诗句发出可爱的宣言:“尽管我已经/九十八岁了/我还要谈恋爱/我还有梦想/我还要登上/云端/乘风飞翔。”



柴田丰

 


        第三位是中国的杨绛,至今仍健在,今年已是105岁。


       杨绛与钱钟书1932年的初相见,是典型的才子佳人桥段,是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当时钱已读本科三年级,穿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用杨绛的话说,此时的钱钟书“一点也不翩翩”。但不翩翩的钱钟书却一身儒雅气质,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初春的清华园,古月堂前匆匆一见,彼此牵念。杨绛借读清华后,钱钟书来信,约她在工字厅客厅相会。此前孙君曾告诉钱钟书,说杨绛有男朋友,又跟杨绛说表兄已订婚。两人见面后,钱锺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没有男朋友。”在树荫浓郁的树下,一个是英俊帅气、才华逼人,一个是落落大方、姣花照水,水木清华的浓荫僻径、一石一水,大概都曾目睹他们行走的身影,正是佳人清丽,才子风流!恰似初春的原野,瞬间被风吹成了万紫千红,爱情漫漶——从此,一对神仙眷侣已然天成,羡煞旁人!




        及至多少年后,钟书回忆他俩的初相见,还这样满怀柔情:“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那初见的一眼,已刷新了此去的人生,貌如蔷薇花瓣的面容,已深深刻入心版,他不禁痴问:你小时是否用过红花与雪来洗面呀,不然为什么这样白皙里透着粉红?


       胡河清曾赞叹:“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1935年,新婚不久,杨绛陪夫君去英国牛津就读。初到牛津,钱钟书一下公共汽车,就与牛津的土地来了个大大的“亲吻”:摔一大跤,断了半枚牙齿,满口鲜血。这段经历让杨绛既好笑又心疼。


       初到牛津,杨绛很不习惯异国的生活,乡愁迭起。每天早上,杨绛还在睡梦中,钱钟书早已在厨房忙活开了,平日里“拙手笨脚”的他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睡眼惺忪的杨绛被钱钟书叫醒,他把一张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让杨绛感动不已。


       夫妻间的体贴是互相的。杨绛怀孕生了圆圆,钱钟书每天到产院探望,经常告诉妻子说“我做了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桌面染坏了,杨绛安慰道:“不要紧,我会洗。”过几天又说“把台灯砸了”,又安慰他“不要紧,我会修。”下一次他又满面愁容,说是门轴弄坏了,杨绛照样告诉他,“不要紧,我会修”,就像宽容的母亲在安慰不知所措的儿子。




        至于钱瑗,在杨绛眼里,阿瑗是“生平杰作”,钱钟书也认为其是“可造之材”,外公则认为她是“读书种子”。钱瑗的小名是“圆圆”,书中写她幼时行止,让人捧腹。有一次家中来了位衣着暴露的女人,上身是胸罩加个蕾丝小坎肩,下面是紧身三角裤,肥白长腿,脚趾涂得像嘴唇一般的猩红,圆圆竟然搬个小凳子坐在客人面前,仰头仔细端详客人,其情其态把屋里人都惹笑了。


       钱瑗四岁时,钱钟书出国归来,因为两年不见,她对其父有些隔膜了,吃晚饭时,她对她爸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胖乎乎的小手指向奶奶。钱钟书笑着逗她:“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她竟然答道:“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年幼的智识与逻辑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这样充满乐趣的生活片断很多,当然也不乏危急时刻。1975年冬天,两人所住的简陋小屋里,因烟囱出口堵塞,室内煤气弥漫,杨半夜感觉不适,却无力动弹,这时听到“咚”的一声响,她才被惊醒过来,是钱钟书感觉不对起床时摔倒了。杨绛赶紧爬起来,打开窗户,过了好久,煤气才散尽,两人才算挽回了性命。否则是中国文学界多大的损失啊。


         “不论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正是读书与工作,让他们获得了如此丰实厚重的人生质地。


       杨绛在《我们仨》一书中写道:“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


      “失散”,相亲相爱的三个人,彼此失散了。那么深那么浓的情怀,只化作简洁的语句,悲到无声,哀到静默,却又有一股通达之气,贯穿生死。是的,“失散”是暂时的,三人的相逢是必然的:那时想来是更为和谐融洽的极乐世界吧。


       博古通今的钱钟书和聪颖慧巧的钱瑗皆已骑鹤西去,静守人生的杨绛还在人间。她用不朽的笔,倾注全部的爱,重新为他们三人营造了一个永久完美的“家”,诗意长存。百岁人生,该有多少苦难值得回首,该有多少荣耀值得回味。她只是淡然,静默,从容,如同一面平静的湖水,含蕴深广却不起波纹。就像她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不也是她本人心境的写照么?


       哲学家周国平评价杨绛说:“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作为一个跨越时代、历尽坎坷的智慧女性,她有洞悉世事的深刻,有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是这些,才让她和她的文字始终保持一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中国古语有言”寿则多辱“,意谓人年纪大了,除了病痛折磨之外,更多的是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的焦虑、悲哀。但这几个高寿的老太太,年岁越高,心境越是澄明,把晚年生活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活色生香,不单是自己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实,还给世间带来棉花一样的妥帖与温暖。


       生命一旦窖藏,会过滤掉岁月的杂质,酿成甜美的老酒,愈久愈醇。这人生,功过是非、名利钱财,终究敌不过滚滚向前的岁月之轮,都将成为大道上的尘埃。


        但愿,我们也能如这几位老太太一样,在生命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活得有价值有内涵,优雅到老,老更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