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两图: 坐姿书写时: 第一幅图为现在通行的执笔方法——五指执笔法 第二幅图为古人(宋元前)通行的执笔方法——三指执笔法 再看两图: 第四图为当代日本人的坐姿下执笔姿态。到现在日本人还在维持着三指执笔法。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日本人采用三指执笔,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仍旧采用“低坐”,第二图,中国古代流行三指执笔,也与“低坐”有关,在没有高桌椅的客观条件下,三指执笔是最舒服的,最好操控毛笔的执笔姿态。很多古代作品中可以看到,一手持纸,一手指笔,执笔法即为三指执笔法。 在低坐的情况下,一般案几大约在上腹位置,小臂可以自然的与案几乘平行状态,肘部,小臂,手腕,能达到平衡。三指执笔下,做到了虎口呈圆形,掌虚而灵活,三指合力夹笔,做到了指实,在书写时,笔的活动范围扩大,尤其对于写行草书,执笔的灵活,让书法创作更加得心应手。 五指执笔法,在宋元后成为主流,一直到现在,人们在写毛笔字时,绝大部分都采用这种执笔方法,教科书也是如此教的,在高桌高椅的时代,写毛笔字,五指执笔法做到了腕平掌竖,使得笔与纸垂直,能写出笔画合格的字来,有利于中锋行笔。但三指执笔法,此时却有一定的问题。对于写3厘米以上字的时候,三指法下笔与桌面呈现出较大的斜度,写出的字容易偏斜,且往往都是侧锋,字容易发扁。如果让字字挺拔,中峰书写,则需要执笔更低些,而且往往需要略悬肘,以便适应高桌。我们看到林散之执笔就是低执笔三指执笔法。但三指下,悬肘书写,并非易事,且相对劳累。五笔执笔时,为了笔的稳健,可以采用枕腕的形式,对于笔的操控变得更容易些。 实际上,当我们站立书写时,我们的执笔姿势是变化的,都会自动转化为抓笔的状态,这种抓笔都是三个指头合力作用,无名指与小指就无法参与到执笔中了 。无论是从五指姿态下转化,还是三指姿态下变化角度成为抓笔姿态,三个指头的位置,就没有必要纠结了。 说到最后,再看一图: 那么写毛笔字,您会选择怎样的执笔方式呢?不知道您看完本文,是否有了自己的选择。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书画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