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报纸开张9周就死了 你已一点都不惊讶了吗

 知识分享zhsh 2016-05-07

它的立意就有问题,当然,大环境真的不行了。

报纸业不缺死亡消息。最近,我们之前报道过的被镜报撑腰做起来的报纸《New Day》出到了第五十期,卒,享年不到 0.16 岁( 9 个星期)。

这份名为《New Day》的报纸没有电子版,就在它创刊那会儿,英国另一份响当当的报纸--《独立报》发刊量不过四万,宣布其将停止纸质版发行,全面转向电子版。

不过,《New Day》还是选择了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账号来同步更新。

《New Day》几乎带着相当简单的自信心迈开第一步。

目标读者为 35 至 55 岁的女性,因为他们相信这个群体更容易取悦(不知道出于怎样的考虑:是英国的这个群体不太接触手机?行事更传统?最有购买欲望?)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形容,这份报纸像《Metro》(一份都市报),也像《i》(《独立报》的一份针对年轻群体的小报)。而事实上,《New Day》确实是借鉴了这些相对成功的前辈。

与其他报纸相比,《New Day》纸张厚,印刷好,色彩多,排版偏杂志风格。

为了吸引女性读者,封面上的图片多为女性角色,主题也跟婴儿、女性等相关。比如,3 月 22 日比利时恐怖袭击事件,其封面使用的就是女性幸存伤者的照片,大标题为“然而,一切还在继续”。

体育,时尚,娱乐,天气等栏目齐全,就连英国人民最热爱的字谜游戏,一个也不少。

《New Day》还打消了英国报纸一贯的站队传统,转向中间路线,政治色彩题材占版很少,宣扬用生活化的语言提供正能量的东西。

当初主编的设想是,一份 40 页的、装满各种有用信息的、只需要 30 分钟就能阅读完的报纸。

《New Day》也没打算去钻出一个新市场,就指望把曾经那些热爱读报的 50 万读者再吸引过来。

为此,《New Day》花了 500 万英镑在电视上打了个三十秒的小清新广告,希望人们 “Seize The New Day” ,一语双关。你可以通过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这则广告。

但现实残酷,读者确实不愿意为《New Day》结账,目标的 20 万份一天,卖的数量不到五分之一,离 10 万份保本销售量还有距离。

同样深陷媒体业泥潭的镜报集团不得不提前预期停刊时间 2017 年七个月叫停。没有订阅量,广告钱赚不到,没法跟股东们交代。

早在这份新杂志创刊之初,镜报就耐心地告诉关心又疑心他们的股东们,这是一份花不了多少钱的报纸。编辑记者们是直接从旗下各大报纸调来了,印刷则是用集团盈余的纸张。

而镜报集团自身,2015 年的税前利润减少了 18% 。与此同时,镜报旗下最卖座的“老字号”《每日镜报》,其发行量下降了 9.2% ,报纸广告收入减少了 16.6% 。

整个英国媒体市场是相当惨淡的,你可从下面 BBC 和 FT 总结的两条下降的曲线上看出来。

当然,这个长着一张杂志脸,写着小说式新闻的报纸的死亡也并非全因环境所迫。

卫报和 BBC 这两天很关心地刊登了多篇文章评论此事,里面解释了一些为什么《New Day》死得这么快。

第一期和最后一期

比如,这是一个逆潮流的行为,然而创刊到发行之初,《New Day》没有努力营造更多时间和机会来宣传,光凭一个电视广告,并没有调教好读者,光发邀请卡片是没有效果的。

定价策略有问题,这点镜报集团的高层也承认。第一天发刊,全国免费。头两周促销,每份 25p,接着又上涨到 50p 每份,搞得读者们摸不着头脑。对比来看,其借鉴的《i》每份都只敢收 20p,是普通报纸价格的五分之一。

形式还好,但内容这块,基本新闻内容转引自《每日镜报》、镜报网络版和通讯社, 这就意味上面没有爆炸性的消息,换句话说,也没有什么“消息”。

换句话说,如果这年头还有人阅读纸质媒体,后者必须给出一个取代电子媒体的理由。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内容。

英国 2015 年出过一个《国家阅读报告》,里面提到英国有超过一半的读者不使用电脑看新闻,甚至不读报纸,他们只从手机或是平板等移动装置上得知国家大事。

《New Day》 不会是我们见到的最后一个印刷品,但也不会成为最后一个失败品。

借用上个月正式放弃纸业,并试图将影响力推广到全球的《独立报》的最后一篇社论来说:“印刷机已停,墨水已干,报纸将不再发皱......但一个章节终止后,另一个章节会开启,独立报的精神将长存。”

希望这个美好愿望可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