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个聚会。 是从前的同事。好久不见,互相问候之后才发现,大家已经纷纷转型成功,有的涉足金融领域,有的转行企业公关,仍旧在做传统媒体的,只有一个人了。 这个人就是我。 于是大家都开始为我担心:“传统媒体肯定会灭亡的啊!”“写稿能赚几个钱啊!”“这样下去,肯定完蛋!” 我快要哭出来了。 迟到的小A拯救了我,他在出版社工作。 “你做了什么畅销书吗?”“喂喂喂,这年头还做出版,怎么能活下去啊!”“要不你早点想想,怎么弄点大IP,还有点活路吧!”“怪不得你没有老婆,哪个姑娘愿意跟着你啊!”“你是打算用书当砖头盖房子吗?” 小A快要哭出来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衡量一个人,总是以他所拥有的财富为唯一标准。“做什么事”不要紧,要紧的是“赚多少钱”。每天朋友圈转发的那些成功学,说起那些成功人士时,我们总是说,他身价多少亿,公司估值多少多少。 连《欢乐颂》里,曲筱绡这么刻薄没教养,也可以被编剧定义为“她只是古灵精怪,她很善良”。哦,其实还不是因为她有钱。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嘲笑理想,用金钱评判理想的价值。 理想,我一直认为,是没有贫贱之分的。 因为所有的理想,都闪闪发光。 做书,一直是小A的梦想。在学校里时,他就对书籍装帧特别有兴趣,也更喜欢琢磨书店的陈列拜访。现在他终于实现了,为什么大家不为他高兴呢? 因为大家觉得出版是没有前途的。 一本书,在书店里买原价,在网上买七折,不足100元就可以包邮,送到家里,不满意还可以退货。 这个价格,连吃一顿还不错的brunch都不够。 但这一本书,凝结了小A好几个月的心血。 这是事实。 但又不是全部的事实。 今天想安利大家看一部日剧《重版出来》。 恩,我毫不否认,刚开始打算看这部剧,是因为剧里的大牌实在有点多:新晋影后黑木华、帅裂苍穹的小田切让、“孤独美食家”松重丰……这是一部“不计成本”的电视剧。 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重版出来》的剧情。 主人公是一个因为受伤而落选奥运的柔道选手,她的新职业是出版社的漫画编辑。她和我们一样,对出版一无所知。于是,我们和她一起,开始探索,一本书背后的故事。 △黑木华妹子的热血非常鼓舞人 所谓出版,究竟是什么呢? 编辑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作者的对手,编辑发现作者,确定选题,审稿,提出意见,修改,校对……这些都是出版社要做的工作。 当你在沙发上被一本好书感动得泪流满面或是开心得哈哈大笑的时候,你不知道,为了这本书,也许编辑和作者在死线之前吵了无数次架,也许营销编辑为了约一篇书评已经打了无数通电话,也许发行为了联络书店做重点堆放已经跑穿了一双鞋…… △五郎变身主编之后,从美食爱好者变成了体育迷 你不会知道。你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 我曾经询问一位出版社的老编辑,这样替人做嫁衣裳,会不会觉得憋屈? 他笑了:“在我眼里,书是可以让人真正成为人的媒介。我相信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真实的读者,被书拯救过。而我做的工作,就是做这些可以打动人的心灵的书。我从来没觉得,这是替人做嫁衣裳。” 我很惭愧,问出这样的问题。 我们根本不了解,编辑的意义所在,所以我们才会轻易地评价编辑的工作。在我们看来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却是那些人,那些前辈们的理想。 不仅编辑的工作,对于许多工作,我们都特别容易轻易评判。我们认为低微的那些事,在很多人心里,是神圣的。 在《重版出来》里,黑木华演的女主黑泽心不敢劝说漫画家修改完稿,小田切让问她: “是谁给我们发工资?” “出版社。” “不对,是读者。” △帅裂苍穹的小田切让哎 仅此而已。 然而,即使付出了全部努力,也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大卖。 如同黑泽心询问书店店员木俁的那样:“漫画家们不都是在拼命努力画漫画吗?大家对漫画的认真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但能大卖和不能大卖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正是因为不知道,销售这件事才显得有趣啊!” 一本好书,能否被读者发现,还有赖于营销方案的智慧,书店销售的技巧:放在什么门类?竖着放还是横着放?要不要配合签名本……这些看起来琐碎不堪的细节,却是一本书能够成功的关键。 下次见到小A,我一定要记得和他说一句话, 这句话我已经想说很久了,上次大家叽里呱啦,我没有找到机会 我想说—— 喂,你长得好像小田切让! 李舒 出品 | 微信号:shxsy2015 山河小岁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