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之死

 cxag 2016-05-08

京剧已经死了。
我估计我说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觉得很意外,因为好像这个话题本身就很冷门了。
但我想聊,因为前几天梅葆玖先生去世了。
著名京剧演员李胜素拜祭梅葆玖先生
一、关于京剧的记忆

我应该不算戏迷,也不是票友,只不过小时候听过一些。
最早是放暑假锁在家里的时候,电视节目白天少的可怜,黑白电视机逮住什么看什么,于是半被迫式的看了很多老电影、老戏剧。
那时候其实我全家在陕西临潼县,父母是插队的知青,招工到了工厂后结婚生子,我的生长氛围是一种独特的思乡情怀,其实有点像台湾的眷村居民。区别是他们一直相信自己能回去,结果大多数回不去,而我们一直觉得回不去,到后来反而大部分回来了。
在我们那个工厂,分成三种人:北京知青、上海知青、陕西本地人。所听的戏曲自然也就是京剧、越剧、秦腔。
而我从小就对京剧有一种独特的感觉:那是家乡的戏剧,家乡人平时就是听这个的,而不是秦腔或者豫剧、越剧那样是异乡的声音。
现在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画面,是京剧大闹天宫,已经记不清谁演的,只记得孙大圣一句:“孩儿们!操练起来!”心潮也随之澎湃,直到后来《西游记》电视剧的播出才能相比。
京剧《大闹天宫》剧照(百度百科)
慢慢长大些,也听过一些折子戏:苏三起解、秦琼卖马、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虽然那时候很流行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但那毕竟不是京剧,我更喜欢听“将身儿来在大街口”。
后来终于随父母回到了北京已经是六年级,其实是焦虑的,所有社会关系切断,玩伴都留在了遥远的陕西,中间相隔的是两天一夜的火车,车上的摇晃至今让我回忆起来都觉得眩晕,后来去四川去缅甸都没有过的眩晕。
而更让我焦虑的,是我其实不会说北京话,我不太懂北京的文化,于是相声和京剧成了我那时候补习的“材料”,尽管这种补习现在看来有点缺心眼。
从侯宝林郭启儒那些人那里,我学会了说一些北京土话,比如说“撒丫子颠了”,这话现在很多北京孩子都不说了;而从京剧那里其实没学会什么,只不过是旋律里一直拿腔作调,或许也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
这期间我终于看了几出完整的戏,比如《红鬃烈马》,比如《智取威虎山》,比如《失空斩》,比如《大探二》。
北京京剧院演的好,山东京剧团唱的难听,这个演员做工不对,偶尔也是我能说出来的了。
那时候,有京剧的北京是亲切的,时光也过得像西皮的旋律般细腻轻柔。

二、京剧已经死了

先死的,是唱京剧的人。
以前我并不关注哪些角色去世,但是我小时候见过的公园听戏的老人,现在越来越少了。
那种老人跟现在的老人颇为不同,一般有一两个拉琴的,分别拉京胡二胡,一两个唱的,有男有女,咿咿呀呀对唱和哗啦啦啦的独唱一段接一段。
这种场面,还必然有三两个围观的老人,听到好处半闭着眼睛拧动脖子,连带着肩膀一起摇摆,然而频率又与其它歌舞绝不相同,反而是一种说不出的优雅。而到旋律尽出、高腔甩完,怎么也得有几个不管真懂假懂的人喊好,那喊声就像是在深海中投下一块石头,把被旋律和唱词缠绕的心里砸地扑通一下。
但很快,这些人就少了,首先是拉胡琴的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录音机。再后来,录音机里放的也不是京剧了。
而老人们似乎分成了两个群体,一群人合着锣鼓点扭秧歌,在我看来更像是被时光强迫劳动的一种;另一群则跳着广场舞,听着《最炫民族风》。
2002年12月11日,袁世海先生去世。
……
2014年9月8日,李薇华去世。
2015年3月9日,马连良之子马崇仁先生去世。
2015年5月8日,张春秋去世。
2016年4月25日,梅葆玖先生去世。
京剧届的老人们在飞速地逝去,而实际上这门艺术早就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在《阿Q正传》里提到,阿Q即便送到法场之前也要唱一句“我手持钢鞭将你打”,可见那时的人还是要唱两句戏的。然而如果现在再有阿Q上法场,估计唱的不是《最炫民族风》,也得是《青春修炼手册》之类的东西了。
这就是我判断京剧死没死的标准,不在乎你是不是让京剧进课堂,不在乎你是不是修建京剧主题公园,不在乎你是不是组织街道老干部一起表演,而是在乎它还存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在乎于当我们忘情时还有没有人哼起那旋律。
没了,就是死了。

三、死因调查

京剧为什么死了?
有人说是投入不够,有人说是受流行歌曲冲击,有人说是苗子越来越少,有人说是传统文化式微,如果归根结底一句话:本届观众不行。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到有点让人不敢相信:没有受欢迎的新戏。
如果我们把时钟调回200年前,调回四大徽班进京之后,调回程长庚老板乃至富连成那个时代,你会发现京剧根本就不是什么国粹,也没有人觉得需要保护他们,那时候莲花落子和河北梆子或许也在威胁着京剧艺人的生存。
怎么办呢?写新戏,排新戏,创造新角色,同光十三绝没有一个人敢说这届观众不行的,观众是衣食父母,观众想看什么就是什么,观众喜欢什么他们就演什么。
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

于是他们成了那个时代的黄晓明、韩庚、TFBOYS,京剧成了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戏剧和歌曲。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许多东西成了传统,成了需要奉行的东西,需要尊重和传承,但是创新却没有了。电影《梅兰芳》里,梅兰芳为了改戏而跟老师反目,然而如果你看看梅兰芳的改戏,你会发现其实就是几个动作几个细节的更改,我甚至想如果梅兰芳不跟老师说,老师是不是能全部发现都未必。
从我接触京剧之后,我就一直听一句话:京剧是国粹,要振兴京剧。然而是怎么振兴的呢?新的演员以扮相像以前的某人自豪,以唱腔属于哪一派自豪,以自己曾经师从谁谁谁自豪。
我们很难想象十年之后的“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会被定为经典,会被规定调门和吐气方法,会被把两只手的姿势都固定下来作为“地道”、“有味”的象征,然而京剧居然就这么干了。
最荒谬的,是出现了“京剧音配像”这种东西,那些用劣质录音设备录制的声音,被用双簧的滑稽方式表演出来,表演者甚至本身也得有一些身份,否则还真轮不到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