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崔振爽女士的《眼儿媚·闲步寻幽北山头》 作者月照花林 本篇主题开阔,妙手点染,使人不得不佩服词者高度捕捉形象的能力。上阕状景以衬情:词者的一次登山经历为我们展开一幅深秋的画卷。霜叶红了,霜叶黄了,状景以构成联想的意象,感叹岁月不居,光阴荏苒。“谁人解得,裁云镂月,几度春秋。”以反问的手法,道出了主人公闲步北山的内心活动,平易流畅,真情更真。此阕由景及人,由实及虚,层次渐进,脉络井然。下阙紧承上阙,将松柏以拟人的手法传情笔墨。这是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以下阙释上阙,托物寄情。“风来八面,自擎傲骨,独品风流”,此刻,主人公已经登上山之巅,从中也让我们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胸与气魄。全词别开一路,新人耳目。
附崔振爽女士《眼儿媚·闲步寻幽北山头》原璧 闲步寻幽北山头,霜叶弄晴柔。谁人解得,裁云镂月,几度春秋。 松苍柏翠神犹健,不语意方遒。风来八面,自擎傲骨,独品风流。
赏析崔振爽女士的《七律·雪》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叙雪佳作。首联以顿入的手法,状物细腻入微,又不显尘纤,将雪的温情脉脉与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得具体贴切、深婉绵延。颔联与颈联构思独特,咏物与拟人于一体。当白雪覆盖大地,虽几多凌寒,几多静谧,诗人却将厚厚的积雪从冬的意象转接到春的想象和绽放,以静衬动,托意高远,自得情怀融优美与壮美兼顾,感情饱满热烈,更为我们呈现出了大自然及富张力的开阔气象及诗人的豪迈胸襟。尾联“暂隐茅庐扶汉室,杯斟浊酒煮芳茶”,修辞中运用典故更加完美了整篇的意境,丰富了思想内涵。惯看秋月春风,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诗人为读者凝固了一方厚重的历史画面。全律引经据典,借物寓意,设喻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附崔振爽女士《七律·雪》原玉:
轻歌曼舞向谁家?一片冰心系物华。 气结浓寒原为绿,身倾厚爱总添花。 修成傲骨红梅卷,织就坚贞翠柏霞。 暂隐茅庐扶汉室,杯斟浊酒煮芳茶。 崔振爽简介:女,1957年生。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人。大学学历,中员。曾在高中执教、从事机关秘书、新闻记者等职业。热衷散文诗词书法摄影等艺术,先后出版散文集《永远的情结》、《素琴横月》(上下册)和诗集《短笛吟风》。系赤峰、内蒙古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赤峰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等。现任敖汉旗新州书画文学院院士、敖汉诗词学会副会长。系〈新州文学〉副主编,〈华夏第一村诗词〉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