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获奖十万元的短诗《故乡》

 江山携手 2016-05-08

解读获奖十万元的短诗《故乡》

朱先泽

 

    云南诗人施云的《故乡》,只有十三个字,“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居然战胜了四千多诗人的征文作品,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大奖:十万元人民币,而且竟然还被咸宁文学界铭刻成了堂堂醒目的诗碑。在许多人瞧不起诗和诗人的今天,这首小诗的获奖,大涨了诗人的志气和诗歌的威风,成为了一时乐传的街谈巷议,这无疑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佳话。

    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十三字写故乡,实在太朦胧、太单薄、太概念化了。有高傲者说:这种马大哈式的征文评奖结果简直是对诗和诗人的嘲笑,因为严格地推敲剖析,这句空话,并没有多少诗意。诗的主题可以含蓄隐蔽,但诗的倾向性一定要十分明朗:作者到底是赞美故乡巨变,还是批判故乡已经面目全非?或一切都您自己失望了?诗歌不能同如谜语。

     有人乐意慷慨解囊,赞助、激励诗人们的创作热情,这乃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的地名就像自己的乳名一样亲切,特别是多年飘泊在他乡的游子,一提故乡地名也许就会陷入沉思,默然双泪流抑或热泪盈眶。无论你走到哪儿,故乡的山水和故乡亲友的倩影,总会浮现在游子心目之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外飘荡外打拼的人们,对多年不见的故乡,也许印象开始模糊了,情感也开始淡化了。有的人甚至失去了回故乡的勇气,受衣锦还乡成语的负面影响很深,认为自己没有大红大紫大富贵,因此无颜面回去见故乡父老乡亲们。因为交通的高度发达,飞机和高铁的普及,地球村的概念初步深入人心,因为眼界开阔多了,所以更加认为自己出生的故乡确实越来越觉得只有手掌那么大了。这当然得感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业创举。

    我以为,“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就是远方游子返乡后的一声叹息而已。因为穷忙,多年没有回故乡探视的人,实在难耐心灵的思念情愫,在看到久别重逢的故乡山水和故乡人时,他或她的情感是特别复杂的,甚至像八月十五的钱塘江大潮,铺天盖地一下子涌入了自己的心窝胸膛里。台胞老乡回大陆故乡的情景,特别感人,那真是泪眼模糊,嘴唇发抖呀!故乡的一切都天翻地覆,十分陌生了;然而,乡音依然如坐春风。也许无法找到梦里的杏花村了,眼前也看不到那个如诗如画的小桥流水人家了,但自己儿时的老路和玩伴,却依然活现在脑海里。故乡,就是“故乡”这两个字,勾魂摄魄,可以把根本不认识的人们顿时默默沟通情感,并且产生凝聚力,信任感和亲切感。好诗主旨,都是多面发光的结晶,像闪闪发光的宝石钻戒。

    我还认为,在人们错误地以为妙文佳作必定越长越内容丰富,而且报刊一直凭字数多少计算稿酬。《故乡》小诗的十万元大奖,足以恍然改变已经陈旧了的观念。其实,真正的杰作都市短小精悍的,这样才会利于口传推广,流布久远。没有留下艺术空白的任何诗文,都是让读者失望的作品,甚至没有兴趣懒得一读,都起来也会索然无味,也许还会让读者喘不过气来。文学艺术,当然要有教育意义,但是一定要强调作品首先应当赏心悦目,给人愉快和满足人们精神的渴望。《故乡》也许字数太少,读后虽然撩拨起了读者对故乡的怀念,但好像很不过瘾。数量之中就有质量,形式之中就有内容。过去,有人用一个“网”字来概括《社会》这个诗题的诗。虽然也引入遐想,但是,毕竟没有得到时间的青睐,大浪淘沙了。“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这两句诗的哲理性和社会批判性就特别给力了。《故乡》是不是也有隐隐约约地,或多或少地批判那些一刀切的盲目自大的城市化扩建者的意味呢?诗人不是不也有呼唤人们给后代留下不可再生的青山绿水故乡老模样的渴望望呢?我认为也是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