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为何发出“逝者如斯”的感慨?

 赵东华 2016-05-08

孔子为何发出“逝者如斯”的感慨?

丁启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字面意思,容易理解。孔子站在江河岸边,说:“时光的逝去,就像这水吧,日夜不停地向前流淌,一去不复返!”

有学者主张,孔子说这一番话,就是这字面传递的意思。他只不过是在感慨时光流逝,最多加上劝诫学习者要爱惜时光的意思——朱熹就是这么讲的,并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个说法,当然也讲得通。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孔子其人特别爱看流水的特点和几次跟水有关的故事,孔门弟子煞有介事地记录下这一情节,是可能另有深意的。

孔子喜欢观看流水。《孔子家语·三恕》“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他为何“所见大水必观焉”,孔子答以水具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志等品德,“是故君子见必观焉”。《孟子·离娄下》孟子答徐辟问孔子因何面对流水发表感慨时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无源之水,即使一时间看起来不少,沟坑满溢,但干涸起来也很快。

由此可见,孔子观看流水的时候,脑子里并非单纯的水,而有德性的不同,有优劣的评价。孔子常把流水视作人世的一面镜子,思考社会问题。

孔子曾经面对黄河发出感慨。《孔子家语·困誓》、《史记·孔子世家》均记载:孔子离开卫国后,准备往西去见赵简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得到窦犨鸣犊、舜华被赵简子杀害的消息,于是面对黄河,感慨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问孔子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窦隼、舜华都是晋国的贤大夫,赵简子的发达,离不开这俩人的帮助。赵简子发达之后,却杀了他们。像赵简子这样残忍嗜血之人,麒麟、蛟龙、凤凰都会躲他远远的,更何况我孔丘呢。于是,孔子当即决定,还车陬乡,在那里谱了首《陬操》琴曲,以示哀悼。然后,回到了齐国。由此可见,孔子由黄河的滔滔流水,想到了人世的艰难与凶险,悟到了命运不可抗拒的道理。这有点像唐代诗人李白,面对黄河,发出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行路难之慨。

当然,孔子也有岁月流逝、一去不返、人生易老的感慨。《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正如杜甫诗所云,“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孔子的感慨,主要源于他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学术思想一直无人采用。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把脚放在同样的流水中。这样的意思,孔子肯定也是懂的。

                                                 2016-4-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