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CU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_医学文献

 昵称33125382 2016-05-08
静脉留置针即是将柔软的套管针固定于患者静脉内,此方法操作简便,可有效减轻穿刺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程度,套管留置时间较长,可减轻患者因多次换管产生的痛苦。现在临床ICU已经普遍使用静脉留置针,尤其适用于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或提供营养。可由于临床技术操作差异以及置管期间护理不及时,也会出现相应问题,渗液漏液即是其中最常见并发症,是引发ICU护理纠纷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观察ICU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对非炎性静脉炎的影响,对原因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数字法抽选2015年12月~2016年4月本科收治的80例ICU患者,均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年龄18~86岁,平均(43.4±2.4)岁,静脉针留置时间1~4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每平方米(24.7±5.6)kg,文化程度不一,以抽签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留置时间、输液量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以ICU内静脉留置针基础护理方案为主进行护理。1.2.2 观察组:针对静脉留置针致渗液发生可能因素,结合多方面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穿刺前护理:留置静脉针穿刺进行前,先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患者视为渗液高发者,强化相关护理。仔细检查穿刺器具是否正常,是否发生粘连。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使其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血管难寻者,可由经验护师指导,并由专业性强、经验足的护理人员护理,以提高穿刺率。②穿刺过程护理:严格控制穿刺过程速度,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对血管壁的摩擦。确保穿刺整个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穿刺前保证穿刺部位皮肤干燥,以免消毒液等沿着针眼进入静脉,引发静脉炎。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使用前先稀释并注意配药及用药规则,以免发生过敏反应。③穿刺后护理:应按时检查穿刺部位是否固定牢固,保证敷料处干燥,平衡套管内压力,减少血液回流量,避免发生套管内血液凝固。通过饮食调节适当增强抵抗力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环节。按时用生理盐水或含肝素钠生理盐水对套管进行正压冲洗,避免冲洗力度过大,造成导管移位。

  1.3 参考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静脉炎标准,观察静脉炎程度:Ⅰ度:以自感疼痛为主,红肿不明显,静脉未见条索或结节。Ⅱ度:以自感疼痛为主,并见红线出现,与静脉走向相同,未见条索或结节。Ⅲ度:疼痛之外,出现条索或结节病变。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采用SPSS15.0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和t检测(x±s),P

  2 结果

  观察组中,Ⅰ、Ⅱ、Ⅲ度静脉炎分别4例、2例、0例,总发生率8%(6/7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技术,优点较多,其留置时间较长,不必反复进行穿刺,是患者合理用药和营养供给的重要保障,成为ICU内主要方法。此方法可有效减轻ICU内临床护理工作量,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认可。但由于工作人员穿刺技术差异,穿刺部位、患者体质不同以及所选套管针型号差异等多种原因,可影响置管时间和置管质量,可出现多种常见问题,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加重患者治疗痛苦。  
经临床总结ICU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原因在于:①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不能严格掌握穿刺速度及角度,损伤血管。②可因穿刺过程中,行管速度较慢,导管因摩擦发生扭曲而受阻,液体流通不畅或者外溢,损伤皮肤。③穿刺过程中对血管壁摩擦损伤可导致静脉炎;置管期间,因注射药物刺激性强弱程度不同,可刺激血管壁,发生静脉炎。此外,ICU内患者免疫力差,营养供给不足,体质虚弱,也是静脉炎发生的常见原因。针对以上因素,加强护理质量,整个操作过程动作应熟练并谨慎,注意进针、退针芯时的速度,用力均匀适度。日常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维持病室卫生环境,经常消毒,并且将室温调制适当水平,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变化情况,同时对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抚平其情绪,加强患者免疫力,均可预防静脉炎发生[5-6]。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Ⅰ、Ⅱ、Ⅲ度静脉炎分别4例、2例、0例,总发生率8%(6/7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