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家沙打鬼子

 海潮轩 2016-05-08


世居江苏苏州阊门的“三让堂”吴氏宗族是江南吴文明的鼻祖——周泰伯和仲雍

的直系传人,他们以谦和礼让、文明和谐为灵魂,以至德大邦、爱家护国为传统

。携东吴榆的荚种在新迁地播植,是吴氏不忘故土、传承宗族灵魂的习俗。  600

多年前,苏州阊门吴氏外迁苏中、苏北,到海陵(今泰州)、东台、如皋,其中

有一支来到如皋、长沙(今属如东)开荒种地,煮盐赶海,种植东吴榆,建立吴

家老园。至上世纪初叶,俗称“三让堂老五房”的吴家老园已人丁兴旺,街市井

然,鱼盐农商,已显繁荣,东吴榆也高达十多丈,成了讲述前辈事迹,缅怀宗族

先祖的重要场所。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吴氏爱家护国的传统得到进

一步发扬广大。1941年,在东台栟茶(今属如东)粟裕领导的新四军一师成立。

次年,一师三旅陶勇率部东进到长沙镇。老五房的族人在吴家老园纷纷捐钱捐粮

,送子参军,先后有吴敦学、吴敦赢、吴敦科、吴敦高等三十余人参加新四军,

积极响应抗日。东吴榆下,三旅七团、八团中来自南方苏、浙、闽、赣、粤、桂

、湘、皖八省的众多吴门子弟与老五房参加新四军的热血青年喜相逢在苏中南黄

海之滨的抗日前线。群情激昂,欢声雷动,以此汇同茅呈、韩念龙领导的抗日武

装,挺进东南,拉开了开辟如通海启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日寇对吴家老园视为

眼中钉,出动数十人,乘汽艇到长沙,火烧东吴榆、吴家老园。历经300余年的老

园被焚毁。“老四房”八十余岁的盲人'吴徐氏’被烧死;“老五房”的大哥吴

闰护东吴榆被鬼子

用枪托扎伤脊梁、终身致残。日寇的暴行没有吓倒东吴榆的英雄。东吴榆下奋起

抗战的吴门将士,在艰苦残酷、如火如荼的苏中四分区抗战中,前赴后继、浴血

奋战、英雄辈出。  吴福海受陶勇之托与海上实力派武装孙二虎组建共产党领导

的第一支海上人民武装——海防团第一团、第二团,开展海上抗战。1943年春,

日寇唆使仲炳贤部七百余人从海上偷袭东台三仓。吴福海、孙二虎率海防一团二

团赶赴苦水洋,迎头痛击日伪,冒着枪林弹雨,从庄家沙穷追猛打到乌龙沙,消

灭仲炳贤大部,彻底粉碎日寇精心组织的海上攻势,完全控制了联系鲁、苏、浙

近海战略线。  1944年6月23日,驻东台栟茶(今属如东)的日寇加藤中队以擅长

唐刀和手搏的一百多鬼子为骨干,出动五百多人偷袭苏中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

三旅老七团在耙齿陵遭遇。当时大雾弥漫,敌我相距不足十五米,七团三营营长

吴景安率领先头连果断出击,直扑敌阵。七团后续部队随后赶到投入战斗,与日

寇展开白刃血战。历时三小时的搏杀,一百多鬼子全部被新四军刺杀,加藤中队

被全歼,打掉了“皇军拼刺刀,天下无敌”的嚣张气焰,扭转了苏州四分区的抗

战形势。 日寇投降后,东吴榆迎来新生。60多年后的今天,老五房的退休工人、

东吴榆的护树人——吴敦成拒绝外地一些印染企业的高薪聘请,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的守护着东吴榆。   扬子江水涌穹苍 泰伯句吴醒洪荒 周吴叱诧长天啸 万

里射日羲东皇 

 
 

参考文献: 


 1. 如东人民革命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 新四军军史.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